冷战结束以来中国的民族主义

冷战结束以来中国的民族主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王军
出品人:
页数:252
译者:
出版时间:2012-6
价格:49.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0973209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民族主义
  • 中国民族主义
  • 政治学
  • 中国研究
  • 汉服
  • 多元一体
  • 共和国
  • SINO中国
  • 冷战后中国
  • 民族主义
  • 中国政治
  • 国际关系
  • 历史
  • 社会文化
  • 意识形态
  • 国家认同
  • 中国崛起
  • 全球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冷战结束以来中国的民族主义——基于关系实在论的探索》将关系实在论引入民族与民族主义研究议题,旨在与建构论和原生论的民族、民族主义观展开辩论。在此基础上,结合民族主义的类型学(政治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以及民族主义主体的类型学(官方、知识界和大众),作为分析后冷战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框架。为应对后冷战时期国际和国内的变迁与压力,中国官方的政治与文化民族主义显得颇为务实、理性与具有防守性,而中国知识界和大众的政治、文化民族主义思潮和运动则具有多元性。整体上,后冷战时期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在“革命”与“救亡”主题消退的背景下展开的,它更多地体现了中国的再建构的特征,即从“拯救性”焦虑转变为“创造性”焦虑。“创造性”焦虑将是后冷战时期中国民族主义长期的核心特点。《冷战结束以来中国的民族主义——基于关系实在论的探索》由王军所著。

作者简介

王军,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副教授.200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所,获史学硕士学位;2000-2005年任教于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2002—2005年就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系,专业为国际关系学,获法学博士学位;2005-2007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主要研究社会理论与民族主义理论,2007年9月调入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民族主义与民族冲突管理、网络政治与外交、国际关系理论。 出版有《网络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四十年》、《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等书,译著有《中国大战略与国际安全》,在《民族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外交评论》、《社会理论》等刊物上发表文章30余篇。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与国家民委课题,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福特基金课题、部委课题多项。

目录信息

目录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综述
三 本书的研究思路
理论篇·多种范式与关系实在论
第一章 民族的诠释
一 词源和语义学视角
二 原生论的民族观
三 后设原则论的民族观
四 边界论的民族观
第二章 民族主义的内涵和分析视角
一 民族主义的界定
二 民族主义是历史现象还是现代现象
第三章 民族主义持续存在及其分析进路
一 表现论的民族主义
二 工具论的民族主义
三 结构功能主义的民族主义
第四章 关系实在论视野下的民族和民族主义
一 社会科学中实体论与关系实在论
二 实体论和关系实在论的民族观
三 关系实在论视角下的民族“自我”与他者
四 其他分析视角与问题意识
现象篇之一·政治民族主义在中国
第五章 政治民族的竞争与共生:国家民族主义、族群民族主义和公民民族主义
一 政治民族:流动性、过程性与竞争性
二 “国族”是主导性的“政治民族”
三 国族与族群的共生与冲突
四 国族与公民民族的共生与冲突
第六章 后冷战时期中国官方的政治民族主义
一 中国官方政治民族主义面临的问题性
二 政治民族的认同危机与后冷战时期的爱国主义塑造
三 中国崛起、国际身份与官方的政治民族主义
第七章 中国知识界的政治民族主义
一 事件刺激与知识界的政治民族主义
二 中国崛起与知识界的政治民族主义
第八章 中国大众的政治民族主义
一 网络民族主义:现象、内涵与原因
二 网络政治民族主义中的大众:意识与行为
三 网络中的大众政治民族主义、网络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小结
现象篇之二·文化民族主义在中国
第九章 文化民族主义:概念、类型与研究进路
一 文化民族主义的类型
二 文化民族主义的命题与研究进路
第十章 官方的文化民族主义
一 传统文化热与官方文化民族主义
二 理解与解释官方文化民族主义:规范论与工具论
三 进一步思考与初步结论
第十一章 中国知识界的文化民族主义
一 知识界文化民族主义的表现
二 中国文化本位的方案
三 文化自觉:温和的文化民族主义方案
四 如何理解知识界的文化民族主义
第十二章 中国的大众文化民族主义
一 汉服运动:定义、缘起和表现
二 汉服运动所涉及的主要议题与分析视角
本书结论
参考文献
一 英文文献
二 中文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比較全面的一本學理性的分析。是作者的博後論文,中規中矩,以文獻和理論分析見摻長。中國民族主義缺乏公民傳統。有司也不想讓有。

评分

比較全面的一本學理性的分析。是作者的博後論文,中規中矩,以文獻和理論分析見摻長。中國民族主義缺乏公民傳統。有司也不想讓有。

评分

比較全面的一本學理性的分析。是作者的博後論文,中規中矩,以文獻和理論分析見摻長。中國民族主義缺乏公民傳統。有司也不想讓有。

评分

比較全面的一本學理性的分析。是作者的博後論文,中規中矩,以文獻和理論分析見摻長。中國民族主義缺乏公民傳統。有司也不想讓有。

评分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理论篇,讲清楚了民族与民族主义的区别;又阐释了三种民族主义,即国家民族主义(国族民族主义),族群民族主义 与 公民民族主义。基本上,以前的疑惑,全都解开了,豁然开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