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韩国人金宰贤在中国生活近十年来的观察思考所得。他以一个韩国人的视角写下对中国社会各方面的观察,以及中韩两国的比较,话题从衣食住行到半岛局势,态度坦诚,言语恳切。一个韩国人眼中的中国,犹如一面镜子,让我们照见自己。
金宰贤,韩国人,毕业于高丽大学(Korea University)中文系,曾在北京大学读MBA,现在上海交通大学攻读管理学博士,现为FT中文网、南方都市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的特约撰稿人。
很休闲的读物。没有什么太多的思考。看看别人的想法。我倒希望作者深入的讲讲韩国。 毕竟中国我都了解了。不过作者的中文很不错。 刚开始看,没有分辨出是外国人用中文写的书。 前序是熊培云写的。就跳过去没有看。熊培云有点愤青的感觉。
评分作者观点 1.美国像甜瓜,中国像西瓜。不身临其境,很难了解中国。 2.中国人过于追求中庸,很少把责任追到底。 3.网络堵车成本——网络交通拥堵而付出的代价。 4.人们过马路时(无论绿灯还是红灯)敏捷地跟着他们过马路。 5.火锅的包容性使得它更加丰富,同样的道理也适用...
评分作者观点 1.美国像甜瓜,中国像西瓜。不身临其境,很难了解中国。 2.中国人过于追求中庸,很少把责任追到底。 3.网络堵车成本——网络交通拥堵而付出的代价。 4.人们过马路时(无论绿灯还是红灯)敏捷地跟着他们过马路。 5.火锅的包容性使得它更加丰富,同样的道理也适用...
评分全书最精彩的是封面和熊培云的序。当然,不管内容怎么样,作为韩国人,金先生对于中国的诚挚不应怀疑。有时候这是一种很难的境地,韩国人也许会觉得你是“韩奸”,中国人则觉得你是“棒子”,在这种境地下,依然坚持倡导沟通,无论如何值得赞赏。基于了解、理解进行沟通,这是...
评分这书名和作者引起了我的兴趣, 虽然评论是一片骂声. 前几篇真是写到我心里去了, 原来他的十年和我和十年大同小异, 都曾对周遭都充满了不解, 对价值观产生错乱, 对人性开始疑惑. 幸运地, 我坚持下来了, 我还是我, 当周遭人们认为我固执不知变通时, 认为我强硬不够柔软时, 对别...
在信息量庞大的当今~这种以比较为主的表达方式很难为这种大话题带来什么真正的影响~中国人并不缺乏足够的思考空间~这也许是重行动的韩国人日本人难以改变的~
评分一个韩国人能用中文写出这样水准的随笔来确实不易,但毕竟不是母语,对问题的剖析还显得不够深刻,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确实有太多问题需要我们反思了。
评分2013.3一个韩国人看中国,跟日本人看中国一样有趣。
评分傻逼棒子滚回宇宙去!谁也没请你来中国。
评分一个韩国人能用中文写出这样水准的随笔来确实不易,但毕竟不是母语,对问题的剖析还显得不够深刻,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确实有太多问题需要我们反思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