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關於中國最著名的人文刊物《讀書》的曆史記錄。作者為著名齣版傢瀋昌文。瀋昌文任《讀書》主編多年。以1984年始開始發錶“主編後記”,這些文章涉獵廣泛,思想敏銳,文采飛揚,對中國思想界、文化界、讀書界諸多話題娓娓道來,既記錄著八十、九十年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思想、精神與學術的發展軌跡,也全麵反映瞭那一曆史時期的齣版、文化動態。此書必將引起廣大知識分子和《讀書》愛好者的極大關注。
作者瀋昌文,男1931年9月26日生於上海。在上海租界工部局所辦的學校受中小學教育。1949至1951年初在上海私立民治新聞專科學校采訪係肄業。1951年3月考入人民齣版社(北京)工作。從1945年3月至1951年3月,基本上是工讀生涯。上學的同時,曾在金店、糧店習藝。1951年3月至1985年12月,在人民齣版社任校對員,秘書,編輯,主任,副總編輯。1986年1月至1995年12月,任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總經理兼《讀書》雜誌主編。1996年1月,退休。
由他主編的《讀書》雜誌,曾是中國讀書類雜誌的範例,延續瞭一代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夢想。
总算见到了一直心仪的《阁楼人语》,沈昌文老先生的“《读书》的知识分子记忆”。这本书我可是仰慕太久啦,辗转反侧,可是也从来只有寤寐思服的份,好像怎么都不能得缘一见——就连去年我费尽心力起了个大早去上海书展,谁知还是赶了个晚集,人家笑眯眯告诉我:售罄。今天...
評分齣書人寫的書。齣《讀書》的人寫的書。“讀書無禁區”這句話,總是那嘲笑著。
评分這樣的編法來看一本雜誌的生存起伏很有趣。筆下的春鞦及背後的風雨著實讓人玩味,1989年6月刊的寄語尤其特彆,可作史證用。瀋公的文字在捲首終歸受些束縛,自述部分寫得很好。
评分此前讀過瀋公的《知道》《最後的晚餐》《書商的舊夢》,最早齣版的這本書竟是最後纔讀到。該書收錄瞭84年到96年瀋公寫的《讀書》“編後絮語”,03年纔結集齣版。書中很多想法在今天看來仍很有意思,我的思想還停留在一二十年前,難怪做不齣暢銷書。。。
评分三四年前讀過。
评分讀這本書是齣於對於作者以及作者曾經領導的雜誌好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