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论述了从清季保存国粹的朝野努力及由此而起的争论开始,到新文化运动时的整理国故、再到北伐前后两次关于国故和国学的大讨论,大体经历了从保存国粹到整理国故再到不承认国学是“学”的发展演化进程,其最显著的主线是(广义的)学术与国家的关系。
罗志田,1952年生,四川大学历史系七七级毕业,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四川大学历史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1995)、《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思想》(1998)、《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1999)、《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与学术掠影》(2001)、《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2001),主编《二十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2001年)。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写张之洞存古学堂那篇印象最深刻,其他几篇总感觉意犹未尽。
评分讓我想了很多。
评分没有十分读懂
评分大师著作
评分匆匆翻完 罗所着眼的是晚清至民国时关于国学本身的讨论 换言之 即时人如何看待国学以及其与他者的关系 以此为基 进而思考中西古今传统现代关系之若干 总而言之 继续秉持罗所强调的近代中国中心与边缘的相互转化 传统学术在近代社会边缘化甚至污名化 转而在现代学科体系之中无以自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