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常识

国学常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曹伯韩
出品人:
页数:245
译者:
出版时间:2002-12-1
价格:11.6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17567
丛书系列:三联精选
图书标签:
  • 国学
  • 入门
  • 曹伯韩
  • 人文
  • 文化
  • 历史
  • 常识
  • 中国文化
  • 国学
  • 常识
  • 传统文化
  • 经典
  • 古代文化
  • 哲学
  • 历史
  • 文学
  • 道德
  • 智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曹伯韩(1897-1959),湖南长沙人,当代著名语言学家。著有六部语言学专著及20余部历史、地理、国际关系、青年修养等社会科学方面的通俗读物。其中,《国学常识》、《民主浅说》、《通俗社会科学二十讲》等文化普及读本,均产生过较大影响。 本书以浅显流畅的文字,对中国的语言文字、哲学、历史、文学、科学及艺术,及其代表性的学人、源流、派别及学术观点,一一做了评述。通过此书,读者可以一窥中国传统文化之博大

作者简介

曹伯韩

曹伯韩(1897―1959),湖南长沙人,当代著名语言学家。著有六部语言学专著及20余部历史、地理、国际关系、青年修养等社会科学方面的通俗读物。其中,《国学常识》、《民主浅说》、《通俗社会科学二十讲》等文化普及读本,均产生过较大影响。

目录信息

第一章概说
一所谓国学
二国学在清代
三国学的分科
四国学的派别
五进步的方法与贫乏的内容
六欧美学术的影响
七五四以后的国故整理
八国学与世界学术
九专门研究与基本知识
一○研究的态度及准备工作
第二章语文
一一研读古籍的阶梯
一二所谓小学
一三六书
一四字形的演变
一五字义的演变
一六训诂学
一七文法学的先驱及其发展
一八方言学
一九字音的变迁
二○语言和文字的分离
二一双声叠韵
二二反切
二三四声
二四声韵学
二五字母
二六韵部
二七古音之推定
第三章古物
二八金石之学
二九殷墟发掘
三○甲骨之学
三一古物与社会学
三二无文字的古物
三三古物与考证学
三四古物与古书
第四章书籍
三五传写本与刻本
三六版本之学
三七校雠之学
三八章句之学
三九目录之学
四○图书分类法
四一辑佚及辨伪
四二类书及丛书
四三考证学与读书法
第五章经学
四四《五经》、《十三经》、《四书》
四五《易经》
四六《书经》
四七《诗经》
四八三礼
四九《春秋》
五○《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五一经之传授
五二今文经学与谶纬
五三古今文学派的斗争
五四汉以后的经学
五五清代的经学
五六经学的扬弃
第六章史地
五七所谓正史
五八正史的内容
五九编年史
六○纪事本末
六一别史
六二政书
六三杂史传记及其他
六四学术史
六五史评
六六地理
六七历史哲学
六八新史学的产生
六九新史学的业绩
第七章诸子
七○诸子的学术派别
七一儒家
七二道家
七三墨家
七四别墨及名家
七五法家
七六兵家及其他
七七王充之学
七八魏晋时代的玄学
七九子学之兴起与消沉
第八章佛学
八○初期的佛教
八一佛教的中国化
八二流传中国诸宗派
八三小乘诸宗
八四传自印度的大乘诸宗
八五中国独创的大乘诸宗
八六佛学与儒学
八七因明学
八八唯识论中的心理学
八九现时佛学的趋势
第九章理学
九○宋明理学的产生
九一周敦颐与邵雍
九二张载及二程
九三集宋学大成的朱熹
九四陆象山与杨慈湖
九五浙东学派
九六宋末至明初之理学
九七王阳明之学
九八清初各大师对于理学的批判
九九理学批判的最高发展
一○○宋明理学的没落与新理学的产生
第十章诗赋词曲
一○一文学的范围与类别
一○二最早的诗总集
一○三楚辞
一○四赋
一○五乐府
一○六五言诗
一○七陶渊明与南北朝诗
一○八唐诗
一○九李白、杜甫
一一○唐以后的重要诗人
一一一词
一一二重要词人
一一三散曲
第十一章散文和骈文
一一四散文和骈文的分别
一一五散文与骈文的分合
一一六周秦汉的散文
一一七六朝文
一一八唐宋八大古文家
一一九明清两代的古文家
一二○所谓古文义法
一二一骈文的标准化及其支流
一二二八股文及对联
一二三文艺论评
一二四文体解放和文学观念的变动
第十二章新被重视的文学
一二五戏曲的摇篮期
一二六戏曲的成长期
一二七唐以前的小说
一二八宋元明的小说
一二九清代的小说
一三○宝卷、弹词、鼓词
一三一中国文学与东方诸民族的相互影响
一三二中国文学与西洋文学的关系
第十三章科学及艺术
一三三自然科学在国学中的地位
一三四天文学和历法
一三五数学
一三六物理学及化学
一三七医学
一三八应用技术
一三九科学与迷信
一四○艺术
一四一绘画及书法篆刻
一四二音乐
本书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作者:曹伯韩 研习国学入门书,国学各方面皆有触及介绍。 个人以书中第二章 语文为最佳,讲六书,字形,字义,音韵,深入浅出,举例多,有意思。 目录 第一章 概说 第二章 语文 第三章 古物 第四章 书籍 第五章 经学 第六章 史地 第七章 诸子 第八章 佛学 第九章 理学...  

评分

和朱自清的版本相比,这本书囊括的内容较广,甚至包括金石,佛教,医学,科学与艺术,适合专业学生入门而不适合仅仅想涉猎一些经典的爱好者。 1.“ 《说文》所解的九千三百余字中有七千六百九十字为形声字” 想起了苏东坡讥讽王安石。后者认为“波”是水之皮,前者讥讽他“滑”...  

评分

今天把这本书读完了,正如书名所说,是一些“常识”。遗憾的是,自己活了28年,竟对所谓国学从未有过完整认识。读完这本初版于1943年的中学生课外读物,有一种打通经脉的感觉。既然只是常识,看后仍不足以向外人言国学,有如跟着一位讲解员参观了一遍中国文化和学术的博物馆,...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不出意外,是一本厚厚的、很有质感的书。不过,让人很意外的是它外面的那层封皮,竟然是粉粉嫩嫩的颜色,非常的少女心;不仅如此,连里面的封皮都是粉黄的颜色。 但是打开书以后,就会完全的被它的内容所吸引了。我一般拿到一本书喜欢先看它的目录,了解一下它...  

评分

百度百科查了下曹伯韩,很简单:曹伯韩(1897-1959),湖南长沙人,当代著名语言学家,著有六部语言学专著以及20余部历史、地理、国际关系、青年修养等社会科学方面的通俗读物。如《语法初步》、《世界历史》、《语文问题评论集》、《中国文字的演变》、《怎样求得新知识》、《...  

用户评价

评分

简约

评分

西学输入前的中国学问也有不少,怎么就后继乏人了呢?

评分

简约

评分

在写书人看来的「常识」,在如今却可算做「强识」,甚至于许多大学生而言早已是「异域之识」。别的不用说,就是薄薄的一本《论语》,恐怕读过它的人兴许比读过东野圭吾的人还要少。多读经典,多读国学,实可引做一生之财富,不至沦堕为浮躁迷茫。就此而言,本书实为国学读书指南也。

评分

涉猎太广,以致每门都是点到即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