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是西文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戴维·哈维新近的力作。全书力图从20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转变,即从大规模的流水线生产向小规模、灵活的生产方式转变,来探讨资本主义文化从现代性向后现代性转变的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这种转变所导致的文化上的表现,就是人们体验时间和空间方式的改变,是新一轮的“时空压缩”,造成了一个在文化特征上的“拼贴社会”。
本书是西方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戴维哈维新近的力作。全书力图从20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转变,即从大规模的流水线生产向小规模、灵活的生产方式转变,来探讨资本主义文化从现代性向后现代性转变的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这种转变所导致的文化上的表现,就是人们体...
评分从表象上来讲,时间空间化可以让人联想到艺术创作层面。例如:音乐,写作,电影。。。音乐中的曼妙的音符在时间的流动中形成音乐空间,写作和电影亦是如此,把告知时间的时钟空间化了。 从能势的转化上来讲,时间空间化反应在交通运输能力的提升,工厂生产线和信息通道的完善(...
评分这本书的英文原版出版于1989年。由于这个时间对于西方后现代的讨论已属末期,关于后现代的讨论已有很多成果,同时后现代主义在此时已经呈现出衰退迹象 ,因此大卫•哈维在综合分析已有的哲学论述和文学论述的基础上,通过全方位的思考西方近现代社会的文化、政治、经济、美学...
评分本书是西方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戴维哈维新近的力作。全书力图从20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转变,即从大规模的流水线生产向小规模、灵活的生产方式转变,来探讨资本主义文化从现代性向后现代性转变的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这种转变所导致的文化上的表现,就是人们体...
评分全球化与地方性(global and local),往往被设置为一个二元结构的两极进行讨论。在这一二元结构中,全球化代表着一种高度的流动性、随机性、开放性以及空间的同质化过程;地方性则体现了本土性、稳定性、封闭性以及高度内生的文化传统和地理特性。在这一动态的二元结构中,全...
翻译较差
评分坦白讲哈维的书不好读,不过这种不好读不是桑内特意义上的。能知道老哈在说什么,却碎片化得一塌糊涂,不知道他的主线要怎么贯通到所有命题里去(anyway,我不是没怎么读过马克思么)。and,这个译者应该被狠狠揍一顿,尤其是将The Foucault Reader经典地译成了“福柯的读者”,读者在兰州啊读者你妹!
评分新年第二本已读是刷书刷完的了,像丹尼尔·贝尔那种洋洋大观式的写法,表示粗读一下即可……
评分写“后现代”这个破鞋写得最好看的书
评分太深,草草翻过一遍。从现代性写到后现代,其间有提到空间时间的问题。也从两电影中具体谈及空间问题(与后现代地理学有相似之处),P275谈到空间实践的逐渐演化,有借鉴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