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世界

昨日的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奧] 斯蒂芬·茨威格
出品人:理想國
頁數:350
译者:舒昌善
出版時間:2004-5-1
價格:3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3345809
叢書系列:影響過一代人的書
圖書標籤:
  • 茨威格
  • 迴憶錄
  • 曆史
  • 斯蒂芬・茨威格
  • 傳記
  • 外國文學
  • 歐洲
  • 奧地利
  • 迴憶錄
  • 歐洲
  • 曆史
  • 戰爭
  • 文學
  • 個人成長
  • 20世紀
  • 文化
  • 社會變遷
  • 知識分子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作者以飽滿真摯的感情、平實順暢的文宇敘述瞭他所認識的特定時期的各種人物,他親身經曆的社會政治事件,他對那個動蕩不安的時代的感受,記錄瞭當時歐洲從一戰前夜到二戰歐洲危局的社會現實,批露瞭世界文化名人鮮為人知的生活軼事,同時穿插瞭作者各種細膩的心跡。...

著者簡介

斯蒂芬・茨威格(Sreran Zweig,1881―1942),奧地利著名小說傢,傳記作傢,齣身於富裕的擾太人傢庭。主要作品有《三大師傳》《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象棋的故事》《心靈的焦灼》《昨日的世界――一個歐洲人的迴憶》等。青年時代在維也納和柏林攻讀哲學和文學。後去世界各地遊曆,結識羅曼・曼蘭和羅丹等人,並受到他們的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從事反戰工作,成為著名的和平主義者。20世紀20年代赴蘇聯,認識瞭高爾基。1934年遭納粹驅逐,先後流亡英國、巴西。1942年在孤寂和理想破滅中與妻子雙雙自殺。

圖書目錄

推薦序
序言
1 太平世界
2 上個世紀的學校
3 情竇初開
4 人生大學
5 巴黎,永遠煥發青春的城市
6 我的麯摺道路
7 走齣歐洲
8 歐洲的光輝和陰霾
9 1914年戰爭爆發的最初時刻
10 為思想上的團結而奮鬥
11 在歐洲的心髒
12 重返奧地利
13 又迴到世界上
14 日落西山
15 希特勒的崛起
16 和平的垂死掙紮
第一版 譯者後記
第二版 譯者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好的文章要有好主题,好结构,好句子。什么叫做“好”的文章呢?好情怀。因此“好”文章本身就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因此读者与文本之间才会形成一种相互作用的气场,因此人各有异。 大概是上初中的时候就喜欢茨威格了,因为那篇课文,那篇写斯科特的课文。记得当...  

評分

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和妻子双双自杀离世。 以此时间为轴,两年之前,1940年,他的自传《昨日的世界》写就;两年之后,1944年,该书才得以出版。 在茨威格写这本书时,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出于绝望,我正在写我一生的历史。” 茨威格的一生经历了十九世...  

評分

自有世界以来,从未有过慈悲的国家。 ——(法)勒南 基督教的爱所无能为力的事,可以靠一种共同的仇恨去做到。 ——(德)海涅 没有任何一份文明的记录不同时是一份野蛮的记录 ——(德)本雅明 最可怕的事情不是独裁、压迫、掠夺,而是所有这些历史阴影总是挥之不去,总是像...  

用戶評價

评分

如果不讀這本書,不知何時纔能真正瞭解茨威格。如果單純讀他的那幾個中篇小說,恐怕很難意識到他的真誠與深刻。還好在他告彆這個世界前,留下瞭這麼好的一本書。在書中他說,自己尤其偏愛描寫理想主義者的悲壯命運,而他最終的自殺,也算是以生命祭奠支離破碎的歐洲文明吧。

评分

和愛倫堡一樣,茨威格經曆瞭人類曆史上空前動蕩和風起雲湧的20世紀。他和愛倫堡的迴憶錄本身就像是曆史遺跡中的一株標本。這樣的迴憶錄比夏多布裏昂《墓中迴憶錄》之類的要有價值多瞭。作為奧地利人,對1914年前的認識並不能代錶當時整個世界。對比高爾基的自傳三部麯和愛倫堡的迴憶錄就能看齣來。對一戰後德國通貨膨脹的情況,可以參照雷馬剋的《黑色方尖碑》。對1924年後歐洲經濟黃金期直到經濟危機的情況,可以參照莫裏斯·薩剋斯《充滿幻覺的輕浮時代》。對德國法西斯抬頭的情況,可以參照雷馬剋《三個戰友》。

评分

很直白的散文敘述,自傳性質濃厚,頗能一見當時社會的風貌和思想,也是作者觀察入微之故。那段曆史,也恰應和,我國自五四以來至今的世事變遷。讀來唏噓,更有壓力感,深恐自我見識不足,以至於墮入時代的洪流中而犯下錯誤,這恐怕也是文革之後的心理暗疾。

评分

「今天,我們懷著偶然若失、一籌莫展的心情,象半個瞎子似的在恐怖的深淵中摸索,但我依然從這深淵裏不斷仰望曾經照耀過我童年的昔日星辰,並且用繼承下來的信念:我們所遇到的這種倒退有朝一日終將成為僅僅是永遠前進的節奏中的一種間歇——來安慰自己。」——茨威格,一個自由的世界主義者親眼見證瞭理想的破滅。

评分

“我們的道路常常偏離我們的願望,而且非常莫名其妙和沒有道理,但它最終還是會把我們引嚮我們自己看不見的目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