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茨威格(Sreran Zweig,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扰太人家庭。主要作品有《三大师传》《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象棋的故事》《心灵的焦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等。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20世纪20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和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作者以饱满真挚的感情、平实顺畅的文宇叙述了他所认识的特定时期的各种人物,他亲身经历的社会政治事件,他对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的感受,记录了当时欧洲从一战前夜到二战欧洲危局的社会现实,批露了世界文化名人鲜为人知的生活轶事,同时穿插了作者各种细腻的心迹。...
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和妻子双双自杀离世。 以此时间为轴,两年之前,1940年,他的自传《昨日的世界》写就;两年之后,1944年,该书才得以出版。 在茨威格写这本书时,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出于绝望,我正在写我一生的历史。” 茨威格的一生经历了十九世...
评分 评分好的文章要有好主题,好结构,好句子。什么叫做“好”的文章呢?好情怀。因此“好”文章本身就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因此读者与文本之间才会形成一种相互作用的气场,因此人各有异。 大概是上初中的时候就喜欢茨威格了,因为那篇课文,那篇写斯科特的课文。记得当...
评分http://hutianyi.net/?p=931 如果您做过2005年上海高考卷的话,那您一定不会对斯蒂芬•茨威格这个名字感到陌生,因为那一年的语文卷阅读第二篇就是对这位作者一部作品的书评。这部作品,就是他临终前不久写成的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茨威格...
评分看完了《人类群星闪耀时》再重新翻《昨日的世界》有种特别微妙的解脱感。阅读这两本书的顺序应该颠倒一下,看茨威格包含深情地写下别人的故事以后再听他讲述自己的一生,更能体会自由主义的光辉是如何在时代的悲怆下黯然失色。 茨威格擅长记录一个个伟大的个体,他所重现的卑劣...
由于韦斯安德森的《布达佩斯大饭店》捡起这本书,算是一种精神气质两种截然不同的表述吧,茨威格平实得有些乏味,偶有妙喻
评分「今天,我们怀着偶然若失、一筹莫展的心情,象半个瞎子似的在恐怖的深渊中摸索,但我依然从这深渊里不断仰望曾经照耀过我童年的昔日星辰,并且用继承下来的信念:我们所遇到的这种倒退有朝一日终将成为仅仅是永远前进的节奏中的一种间歇——来安慰自己。」——茨威格,一个自由的世界主义者亲眼见证了理想的破灭。
评分这样的,无法用任何言语形容的茨威格。他的回忆,灼伤我们的回忆。我在看完第一章就被打动了。一个年代的动人,伟大,关于我的里尔克和老托还有马勒,那个我钟爱的年代。六星之作。
评分但愿昨日之昨日不是明日之今日。
评分我认为好的书籍胜过最好的大学,这个爱默生的公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