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韆言》、《老子五韆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傢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鞦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傢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黃裳,字元吉,江西豐城人,生卒年不詳,元代或清代道士。
根據《樂育堂語錄》的序文,黃元吉先生是元代人,平時遁形隱跡,直到清朝道光、鹹豐年間,纔聚徒講學。然以此言之,黃元吉在世之壽幾近韆歲,並不閤理。《樂育堂語錄》序文所提到的元代黃元吉與清代黃元吉應非同一人。《新譯樂育堂語錄》的作者戈國龍所持的態度是“從學術的立場上說,則凡無有確切證據的事,都要存疑,也許兩人同名純屬巧閤吧!”
黃元吉於清鹹豐年間(1851年-1862年)在四川富順設“樂育堂”講課傳授道學十餘年。於清光緒年間講解《道德經》,後經整理成《道德經講義》,於光緒十年(1884年)刊刻發行。
關於黃元吉的辭世,比較詳細的敘述在李樂俅的《訪道語錄》:“黃元吉祖師清光緒十年丙戌,在四川自流井講道,最後解館,弟子恭送館外,黃當下飛升,徒眾見之,皆痛哭流涕,始後悔往日蹉跎,未嘗從師勇猛學道也。”另外,根據黃元吉的門人流傳,黃元吉是在眾弟子簇擁中,將肉身化為清風而去。
黃元吉一生傳奇異聞甚多,可以說是近代中國傳統內丹集大成者。自黃元吉之後,“天府樂育堂”一派在各地開枝散葉。黃元吉在四川講課的內容,被門人編纂成書,對於現代道傢內丹的修煉仍舊發揮著深遠的影響力。
根據門人所述,黃元吉是屬於道傢隱仙派。其法脈傳承為:廣成子→黃帝→岐伯天師→老子→尹喜→麻衣道者→陳摶→火龍真人→黃元吉。
黃裳生平於樂育堂傳授之講述,由門下弟子筆錄並編纂成《道德經講義》、《樂育堂語錄》、《道門語要》三書留傳於世。據傳尚有《玄宗口訣》、《醒心經注》、《求心經注》等書,然已經失佚。
老子所著《道德经》,寥寥五千言,可谓字字珠玑,只言片语之间,无不闪烁着高超的智慧和深邃的思想。它既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高度概括,也是一部经邦济世的治国宝典,更为我们普罗大众正确地为人处世提供了行为准则。正因如此,我对《道德经》百读不厌,每次阅读,总会有...
評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各种念头分别概念标签 就是有为法,就是这些念头让我们痛苦,我们要直接去质疑念头,或者当念头涌现的时候,只是不接受不抗拒的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它的自生自灭,随波逐浪而非随波逐流,人岂能被自己做的梦给吓死?我们都是大海...
評分如题,这是第22章的句子,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 ,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 哉!诚全而归之。 最喜欢这一章。最喜欢...
評分绝圣弃智 圣,就是圣人,就是神人,就是佛,就是仙。弃智,为什么有高度智慧的圣人要弃智呢,因为大道至简,一切都是一个圆,一个循环。智慧发展极至的时候就一定会变成无智(这里的理论可以有很多,但结果都是一个)。所以说智慧出,有大伪。包括技巧也一样,技巧多了压人心...
評分在豆瓣开了一个专栏,主要写投资与自我管理方面,欢迎关注:http://read.douban.com/column/93927/ 道德经的八十一章不光是思想有反复(关于"道"的崇高性,反复陈说),重申,连词句也有反复.估计1书不是一天写成2.作者在写的时候,是第一次将自己的想法书写下来,所以不时会发现前...
大音希聲.
评分自然是要讀的。
评分很有趣,竊以為這是一本"肘後"之書,寥寥韆言,最初年幼,隻是因學問而記誦,辭微旨遠雲雲,著實無甚感覺。然而此後十餘年至今,偶有一事即觸及記憶中三兩句,往往有醍醐灌頂之感,故有肘後之感,確實是值得用漫長的時間去慢慢浸透的文字。又及,因此而想到,幼時被要求記誦的詩書典籍甚眾,曉事後心中十分抵觸,因而對古時私塾科舉基礎教育深惡痛絕百般苛責。後來,那些被強行寫入記憶曾經不求甚解甚至完全不解其意的文字,仿佛被時間和經曆攪動,慢慢麵目清晰起來,很多時候,是很奇妙的體驗,仿佛從一杯泡著瑪德萊娜蛋糕的紅茶底下升起的整個貢布雷,令人微笑的驚喜。 所以,一,對於此類古籍,即便不為文言的障礙,也沒有必要看什麼注解版本。 二,我想我的孩子也會被殘忍地推行的。
评分很有趣,竊以為這是一本"肘後"之書,寥寥韆言,最初年幼,隻是因學問而記誦,辭微旨遠雲雲,著實無甚感覺。然而此後十餘年至今,偶有一事即觸及記憶中三兩句,往往有醍醐灌頂之感,故有肘後之感,確實是值得用漫長的時間去慢慢浸透的文字。又及,因此而想到,幼時被要求記誦的詩書典籍甚眾,曉事後心中十分抵觸,因而對古時私塾科舉基礎教育深惡痛絕百般苛責。後來,那些被強行寫入記憶曾經不求甚解甚至完全不解其意的文字,仿佛被時間和經曆攪動,慢慢麵目清晰起來,很多時候,是很奇妙的體驗,仿佛從一杯泡著瑪德萊娜蛋糕的紅茶底下升起的整個貢布雷,令人微笑的驚喜。 所以,一,對於此類古籍,即便不為文言的障礙,也沒有必要看什麼注解版本。 二,我想我的孩子也會被殘忍地推行的。
评分不得不說是大智慧,自己也沒怎麼看懂。不過其中的道理、邏輯、文法並不能完全贊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