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数十幅“二战”中犹太人集中营被害儿童的幸存画作为主,围绕在苦难中坚守人的尊严、坚持美的创造和智慧的思考这一核心内容,讲述相关背景和有记载的人物及故事,内容涉及普通的犹太家庭、犹太儿童、犹太艺术家等大批浩劫受难者的遭遇和他们不懈的精神追求。
林达为两名作者合用的笔名。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现居美国。作品有“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以及《带一本书去巴黎》。译著有《汉娜的手提箱》、《克拉拉的战争》、《盖比橱柜的秘密》等。
美丽的代价 题记:不自由的人向往自由,不自由的人才会意识到自由的美丽。 整部书里,最触动我的是一个特莱津小孩的一句诗: ——黎明沿着集中营的街道匍匐前行 拥抱着每一个路上的行人。 我很喜欢书的装帧,风格一如林达以前的书一般,后面是可爱的特莱津孩子的画作,很...
评分有朋友自远方来成都小住,我充当伴游,在各个景点间穿梭。为打发公车上的无聊时光,我习惯随身带一本书,那天所带正是林达的《像自由一样美丽》。在“驴友记”旁的车站等车时,两个高鼻深目的洋人青年和我们搭讪,聊起来得知他们是以色列人,来中国旅行。 公车迟迟...
评分让我们用另一种方式开始叙述。去掉所有华丽的形容词和鼓动人心的口号,让我们只讲述事实本身。 这样的事情,它真的是发生过的。人们将孩子们驱逐出学校,在大街上对他们的父母进行殴打和谋杀。那是些胳膊上戴着耻辱印记的孩子们,他们没有白面包,被禁止听收音机,即使吃一个...
评分我们时常自以为处于失去希望的时刻,甚至于觉得绝望。但我想,没有人比在集中营中的孩子更觉得希望的珍贵所在。 全世界人都知道二战中的这场悲剧,但知道是一回事,理解是另一回事。我们不能用满脸正义的侃侃而谈代替他们的伤口。 当我们有机会翻阅集中营的孩子们留下的作品...
评分在野蛮及其丑陋面前,唯独美是高傲和不可战胜的。 ——崔卫平《精神在别处——布拉格艺术之旅》序 布拉格,一座让我痴迷的城市,如同故乡,如同西藏。 故乡是放在心灵深处的,不需要张扬不需要挂在嘴边,那里永远系着幸福的黄手绢,凝聚成一种情结;西藏...
看完这本书会对犹太这个民族上升无数个层次的好感。里面每一幅画都很美,每一首诗都很动人。里面有一句诗,是一个无名小男孩写给自己梦里游乐场的。他写“可是,你太可爱了,多半不会留下。可我已经爱过你了,再见!我的小可爱。”真的看哭......
评分特莱津之后,画画和写诗都是残忍的。38
评分这不是林达擅长的领域。题材很好,书写的不好。
评分也在holocaust museum参观时,每人随机发放一位儿童的身份卡片,所以其实书中后半部分翻译为主吧?另外,我一直想起TNT剧团几年前以汉娜的手提箱为剧本在上海做的小剧场,名字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评分对人不对书,炒剩饭这种抢钱的姿态我很不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