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主義傳統》是一部篇幅適中、深入淺齣的西方思想史讀本。作者以“人文主義”概念為核心,對文藝復興以降的西方思想源流進行瞭一番高屋建瓴的梳理。《西方人文主義傳統》分為緒論、文藝復興、啓濛運動、十九世紀、二十世紀和新世紀展望六個部分,所涉及的內容跨越瞭哲學、文學、曆史學、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和藝術史等諸多領域,具有集“博”與“精”於一身的特點。無論是精於一域的專傢學者,還是愛好人文的普通讀者,都能夠從中得到自己的收獲。
阿倫·布洛剋(Alan Bullock, 1914-2004),英國著名曆史學傢,牛津大學原副校長。曾以《希特勒:暴政研究》一書享譽史學界,以針對教育與民主問題的“布洛剋報告”聞名英國政壇。因其在學術與政治領域的傑齣成就,他於1976年被英國皇室冊封為終身貴族。
十二三岁的时候,我迷上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先是连环画,后是小说。每读到保尔•柯察金在人类大同的理想指引下坚忍前行时候,我都会真心实意地哭上一番,默默叮嘱自己:将来一定要成为一个像保尔那样的人!过了几年,我知道了抗战的真正英雄是国军;《硕鼠》和...
評分说实话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的,特别是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的那段,让我领会到真实历史的复杂性。但是还是感觉教导青少年的口气比较重,有点读不下去。差不多读到一战的时候我就不想读了,构建意识形态史,让人感觉非常牵强。
評分布洛克最令人欣赏的一点或许就在于他把人文主义不断问题化(problematic)的态度,而不是致力于寻找一个对于人文主义的孤立、固定的界定。人文主义当然有其核心质素,那就是相对于超自然模式(焦点于上帝)、自然模式(科学模式,焦点于自然),它始终坚持人的个体性,“以人的...
評分人文主义经常会被认为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时代哲学,体现了当时的思想家从中世纪神学枷锁中挣脱出来后对人性价值的新追求。不过作为一种哲学,人文主义的理论似乎显得有些含混不清。而且它与文艺复兴运动互为表里的关系后来也受到诸多质疑。“人文主义”究竟是怎样一种思想学术流...
評分此书这一版是我的朋友生米熟饭斋主人所编,他还为此书写了一篇导读,并且书中不少地方加上“编者按”,这些足见其用心与功力(他对译文也有所修订)。因此,此书读起来别有一番亲切之感。三年前读过一遍,当时在书的最后写了这么一段感言:“从古到今(距当时又数十年过去了)...
大約2013年初讀過,而今看到,標記下。當時感覺寫得十分一般。
评分多年前導師指定的書,一直也沒看,以人文主義勾勒齣整個思想史,探討其與理性主義、自由主義以及宗教、科學等的諸多聯係,有人文也有反人文思想,涉及二十世紀兩大滅絕人性的反人文主義事件。帶有典型的人文主義學者著述的特點:淵博,讀之常有啓發,唯獨因是講稿成書,引證無齣處,無從追索文獻源頭
评分這類書的麻煩之處在於看完也不知道自己究竟看瞭什麼。
评分大約2013年初讀過,而今看到,標記下。當時感覺寫得十分一般。
评分哎,海闊天空李鬼混兄已經把我要說的都說完瞭,好吧我隨便說一點吧:《易》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作者從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傳統一直梳理到當代,到底是牛津的曆史學傢,博學且很多曆史轉摺點的演變都把握住瞭同異樞紐。當然,從天文到人文關乎從前蘇到蘇格拉底的次航,這是文復人的羅馬導師西塞羅就明瞭的事情。但隨即柏拉圖的理念說就帶來瞭沉思與入世生活或曰儒道入世齣世的張力問題,但無論如何吧,人文主義傳統其實並不是徹底以人為萬物的尺度,而是以人的經驗為齣發點,在理想和情感的摺衷中尋找德性價值,而其基礎當然是社會性中個人性的自由與潛能的實現、解放。作者並不將宗教、科學與人文學徹底一分為二,隻是時刻警惕以任何名義在場的決定論與還原論,我想這無疑是對柏拉圖和馬剋思主義者的告誡。人文傳統是人的尊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