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是一部篇幅适中、深入浅出的西方思想史读本。作者以“人文主义”概念为核心,对文艺复兴以降的西方思想源流进行了一番高屋建瓴的梳理。《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分为绪论、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和新世纪展望六个部分,所涉及的内容跨越了哲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和艺术史等诸多领域,具有集“博”与“精”于一身的特点。无论是精于一域的专家学者,还是爱好人文的普通读者,都能够从中得到自己的收获。
阿伦·布洛克(Alan Bullock, 1914-2004),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牛津大学原副校长。曾以《希特勒:暴政研究》一书享誉史学界,以针对教育与民主问题的“布洛克报告”闻名英国政坛。因其在学术与政治领域的杰出成就,他于1976年被英国皇室册封为终身贵族。
此书这一版是我的朋友生米熟饭斋主人所编,他还为此书写了一篇导读,并且书中不少地方加上“编者按”,这些足见其用心与功力(他对译文也有所修订)。因此,此书读起来别有一番亲切之感。三年前读过一遍,当时在书的最后写了这么一段感言:“从古到今(距当时又数十年过去了)...
评分阿伦·布洛克是著名历史学家,牛津大学原副校长,以《希特勒:暴政研究》(Hitler: A Study in Tyranny)享誉史学界,以“布洛克报告”(针对教育与民主问题)闻名政坛,因其学术与政治领域的杰出成就,于1976年被英国皇室册封为终身贵族。本书是作者1984年年初在纽约的大学俱...
评分无论我们愿不愿意承认,或是出于文化平等多元的考虑是否应当如此,总之西方文明是整个现代世界的主导文明。个人认为,不管我们是中国人阿拉伯人还是西方人,既然我们生活在整个西方文明所确立的范式之中,我们就有必要了解并试图理解这个在现代世界无所不在的文明。更何况这个...
评分无论我们愿不愿意承认,或是出于文化平等多元的考虑是否应当如此,总之西方文明是整个现代世界的主导文明。个人认为,不管我们是中国人阿拉伯人还是西方人,既然我们生活在整个西方文明所确立的范式之中,我们就有必要了解并试图理解这个在现代世界无所不在的文明。更何况这个...
评分布洛克最令人欣赏的一点或许就在于他把人文主义不断问题化(problematic)的态度,而不是致力于寻找一个对于人文主义的孤立、固定的界定。人文主义当然有其核心质素,那就是相对于超自然模式(焦点于上帝)、自然模式(科学模式,焦点于自然),它始终坚持人的个体性,“以人的...
思想史有一定的基础,这书很快就可以翻完了。被蒙田和洛克震撼了。
评分这类书的麻烦之处在于看完也不知道自己究竟看了什么。
评分多年前导师指定的书,一直也没看,以人文主义勾勒出整个思想史,探讨其与理性主义、自由主义以及宗教、科学等的诸多联系,有人文也有反人文思想,涉及二十世纪两大灭绝人性的反人文主义事件。带有典型的人文主义学者著述的特点:渊博,读之常有启发,唯独因是讲稿成书,引证无出处,无从追索文献源头
评分人文主义并不能保证所有的人都能作出合适的选择,正确的预见结果,抑或躲避灾祸;它能够保证的是:只要我们还有勇气与意志尚存,那么我们的手中就仍然握有选择的机会。
评分此书梳理了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发展历程。布洛克认为,尽管人文主义的提法最早见于文艺复兴时期,但在古希腊哲学(如斯多葛主义)中已有所反映。作者将人文主义视为持续性的辩论,由此突出其变通性、宽泛性、多元性,甚至于一切有关人的学问、对个体性的强调都可归于人文主义思想之列。作者试图以人文主义克服人类文明和思想中常见的两歧,如统一物质世界与内心世界,统一科学与人文学,统一集体原则与个人主义,统一人生经验与历史背景,统一积极入世(英)与自我修养(德)的传统。人文主义在当下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挽救不断恶化的人际关系,如何面对技术发展的冲击和被遮蔽的第三世界等诸种问题。作者乐观地相信,只要人文主义赋予青年人以探索(表现为民主抗议)的勇气和动力,人类便可掌握历史发展的主动权。ps历史解释是人文主义的方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