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群言出版社
作者:[英] 阿伦·布洛克
出品人:
页数:226
译者:董乐山
出版时间:2012-4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2562950
丛书系列:人文与社会译丛
图书标签:
  • 人文主义
  • 思想史
  • 哲学
  •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 历史
  • 文化
  • 西学
  • 社会
  • 西方人文主义
  • 思想史
  • 哲学
  • 文化研究
  • 古典传统
  • 教育思想
  • 自由精神
  • 个体价值
  • 理性主义
  • 现代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是一部篇幅适中、深入浅出的西方思想史读本。作者以“人文主义”概念为核心,对文艺复兴以降的西方思想源流进行了一番高屋建瓴的梳理。《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分为绪论、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和新世纪展望六个部分,所涉及的内容跨越了哲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和艺术史等诸多领域,具有集“博”与“精”于一身的特点。无论是精于一域的专家学者,还是爱好人文的普通读者,都能够从中得到自己的收获。

作者简介

阿伦·布洛克(Alan Bullock, 1914-2004),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牛津大学原副校长。曾以《希特勒:暴政研究》一书享誉史学界,以针对教育与民主问题的“布洛克报告”闻名英国政坛。因其在学术与政治领域的杰出成就,他于1976年被英国皇室册封为终身贵族。

目录信息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导读 / 001
序言 / 001
绪论 / 001
第一章 文艺复兴时期 / 005
第二章 启蒙运动时期 / 049
第三章 十九世纪:众说纷纭,各持己见 / 093
第四章 二十世纪:走向新的人文主义 / 133
第五章 人文主义有前途吗? / 183
人名译名对照表 / 218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此书这一版是我的朋友生米熟饭斋主人所编,他还为此书写了一篇导读,并且书中不少地方加上“编者按”,这些足见其用心与功力(他对译文也有所修订)。因此,此书读起来别有一番亲切之感。三年前读过一遍,当时在书的最后写了这么一段感言:“从古到今(距当时又数十年过去了)...  

评分

此书这一版是我的朋友生米熟饭斋主人所编,他还为此书写了一篇导读,并且书中不少地方加上“编者按”,这些足见其用心与功力(他对译文也有所修订)。因此,此书读起来别有一番亲切之感。三年前读过一遍,当时在书的最后写了这么一段感言:“从古到今(距当时又数十年过去了)...  

评分

人文主义经常会被认为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时代哲学,体现了当时的思想家从中世纪神学枷锁中挣脱出来后对人性价值的新追求。不过作为一种哲学,人文主义的理论似乎显得有些含混不清。而且它与文艺复兴运动互为表里的关系后来也受到诸多质疑。“人文主义”究竟是怎样一种思想学术流...  

评分

十二三岁的时候,我迷上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先是连环画,后是小说。每读到保尔•柯察金在人类大同的理想指引下坚忍前行时候,我都会真心实意地哭上一番,默默叮嘱自己:将来一定要成为一个像保尔那样的人!过了几年,我知道了抗战的真正英雄是国军;《硕鼠》和...  

评分

书是2003年首版 不知道1997怎么出来的 我写在论文上 被责编一通骂 三联书店书名能写全了吗 你们影响范围这样大 知道老子论文用你们的错误和不完全信息被责编骂成什么样了么!!! 真想骂人 对豆瓣瞬间拉高仇恨值 瞬间拉低信任度。

用户评价

评分

3.20-5.14主要梳理从文艺复兴-18世纪启蒙运动-19世纪物理学革命-20世纪对非理性的关注等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到现在,我们应当关注基于以往的人文主义传统如何在当下重建价值并落实于具体的行动。全文最后一个章节,作者对人类这一物种还是充满了信心,即使人没有完全意义上的自由,也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拥有选择的自由。

评分

要以今天年轻人的人文需要作为出发点

评分

很久没有看过这么好的书了

评分

当月出版当月读的感觉真好。快餐式知识恶补,质量还是有保证的

评分

是作者上世纪80年代在纽约的几次讲演的整理稿,非常系统地梳理了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西方语境下的“人文主义”与相应的反制因素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起伏消长,覆盖了文化和思想领域的各个方面,整体感很强。作者在讲演末尾回应那些长期质疑人文主义并试图将其请出历史舞台的言论,认为即便人文主义是不能保证消除人类社会一切矛盾和痛苦,只要勇气和意志尚存,人们仍然可能在人文主义精神的指引下,为走向人性更加健全、作为总体的人类更加幸福的未来社会而做出顺应人类根本利益发展趋势的选择。作者的乐观态度与其说是严谨的结论所致,倒毋宁说只代表了一个“人文主义者”对坚定信念的阐发,收尾处着实会让人心动,可我更愿意冷眼旁观。最后赞一下董乐山先生的翻译,真不愧为大家手笔,译文极漂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