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是一部篇幅适中、深入浅出的西方思想史读本。作者以“人文主义”概念为核心,对文艺复兴以降的西方思想源流进行了一番高屋建瓴的梳理。《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分为绪论、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和新世纪展望六个部分,所涉及的内容跨越了哲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和艺术史等诸多领域,具有集“博”与“精”于一身的特点。无论是精于一域的专家学者,还是爱好人文的普通读者,都能够从中得到自己的收获。
阿伦·布洛克(Alan Bullock, 1914-2004),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牛津大学原副校长。曾以《希特勒:暴政研究》一书享誉史学界,以针对教育与民主问题的“布洛克报告”闻名英国政坛。因其在学术与政治领域的杰出成就,他于1976年被英国皇室册封为终身贵族。
无论我们愿不愿意承认,或是出于文化平等多元的考虑是否应当如此,总之西方文明是整个现代世界的主导文明。个人认为,不管我们是中国人阿拉伯人还是西方人,既然我们生活在整个西方文明所确立的范式之中,我们就有必要了解并试图理解这个在现代世界无所不在的文明。更何况这个...
评分阿伦·布洛克是著名历史学家,牛津大学原副校长,以《希特勒:暴政研究》(Hitler: A Study in Tyranny)享誉史学界,以“布洛克报告”(针对教育与民主问题)闻名政坛,因其学术与政治领域的杰出成就,于1976年被英国皇室册封为终身贵族。本书是作者1984年年初在纽约的大学俱...
评分对于“人文主义”这一概念,大多数读者应该都不会感到陌生。这一方面是由于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碰到诸如“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之类的说法,另一方面也是拜教科书中所谓“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定说所赐。其实从学理上看,“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在历史的...
评分此书这一版是我的朋友生米熟饭斋主人所编,他还为此书写了一篇导读,并且书中不少地方加上“编者按”,这些足见其用心与功力(他对译文也有所修订)。因此,此书读起来别有一番亲切之感。三年前读过一遍,当时在书的最后写了这么一段感言:“从古到今(距当时又数十年过去了)...
评分此书这一版是我的朋友生米熟饭斋主人所编,他还为此书写了一篇导读,并且书中不少地方加上“编者按”,这些足见其用心与功力(他对译文也有所修订)。因此,此书读起来别有一番亲切之感。三年前读过一遍,当时在书的最后写了这么一段感言:“从古到今(距当时又数十年过去了)...
本来以为自己在看人文主义,后来发现自己在看西方思想史,这本书做的就是把西方思想史中的大部分事件安放到人文主义传统中去(就像书按照某种顺序和分类放到书架上),在时间的长河中人文主义不断改换其形态(在它之前变换一个又一个定语),你会发现几乎没什么不适合这个概念范畴或者与之无关的,只怪人文主义的内涵太大
评分本书不仅是一份极其精要(但又不流于肤浅)的16-20世纪西方思想史和文化史,同时也是作者(牛津大学副校长,古典学教授)对何为博雅之士为我们上的一课。的为神作。仅举在20世纪部分讨论的人物为例:尼采、易卜生、斯特林堡、涂尔干、韦伯、詹姆斯、弗洛伊德、荣格、葛罗皮乌斯、柯布西耶、斯特拉文斯基、布列松、爱森斯坦、卡夫卡、普鲁斯特、巴特、史怀哲、曼德尔施塔姆。(文青顶配)
评分要以今天年轻人的人文需要作为出发点
评分大约2013年初读过,而今看到,标记下。当时感觉写得十分一般。
评分这类书的麻烦之处在于看完也不知道自己究竟看了什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