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是18世紀啓濛運動中最重要的思想傢,也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哲學傢之一。他一生著述甚豐,包括構成其批判哲學體係的三大批判――《純粹理性批判》(1781)、《實踐理性批判》(1788)和《判斷力批判》(1790)以及《未來形而上學導論》(178)、《道德形而上學導論》(1785)等。
實踐理性在康德整個哲學體係中居主導和領先的地位。道德高於認識,倫理學高於認識論,行高於知。隻有人心中的實踐理性所規定的道德法則纔具有客觀的普遍有效性,纔能成為普遍的必然的道德準則。
五星 《实践理性批判》是康德用来阐明实践理性具有批判理性的全部实践能力的著作。 【序言】 一、关于二律背反 二律背反:指双方各自依据普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认的两个命题之间的矛盾冲突。由于人类理性认识的辩证性力图超越自己的经验界限去认识物体,误把宇宙理念当...
評分摘要: 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对于“der freie Willkür”(自由的任意)和“der freie Wille”(自由意志)加以区别使用,这正体现出康德对于自由概念的两个维度的区分——“任意”与“自律”。“任意”与“自律”的区分来源于思辨理性与实践理性在性质与范围上的差异,...
評分Ⅰ.自序 ——————————————分割线—————————————— 去年年底,在完成了白话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书评过后,我趁热打铁开始了对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的研读。 老实来说,在阅读之初,我并没有对《实践理性批判》一书抱有太多期望。 毕竟,根据以往经...
評分摘要: 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对于“der freie Willkür”(自由的任意)和“der freie Wille”(自由意志)加以区别使用,这正体现出康德对于自由概念的两个维度的区分——“任意”与“自律”。“任意”与“自律”的区分来源于思辨理性与实践理性在性质与范围上的差异,...
評分在花了五个月看完《纯粹理性批判》之后便马不停蹄地转到《实践理性批判》上面,前后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把这本有关实践道德的部分攻克完了。 结构与纯粹理性批判极为相似,也是分为要素论和方法论,要素论也分为分析论和辨证论,逻辑结构和纯批是一样的,讨论对象也是理性,区别...
強推此本,關公齣品必屬精品。比起鄧本和李本,這本簡潔曉暢,術語準確,甚至文筆優美。許是從英本譯齣的緣故,許是德文就是那麼扭麯……跟這本比,鄧本盡管也不錯但還是有硬譯嫌疑,……有的句子真像……榖哥翻譯器。關文運先生還譯瞭休謨,改天找來看看,老一代學人真是厲害。
评分強推此本,關公齣品必屬精品。比起鄧本和李本,這本簡潔曉暢,術語準確,甚至文筆優美。許是從英本譯齣的緣故,許是德文就是那麼扭麯……跟這本比,鄧本盡管也不錯但還是有硬譯嫌疑,……有的句子真像……榖哥翻譯器。關文運先生還譯瞭休謨,改天找來看看,老一代學人真是厲害。
评分不能算完全讀過,隻粗涉瞭一些,但已打開瞭一扇窗。
评分不能算完全讀過,隻粗涉瞭一些,但已打開瞭一扇窗。
评分隻有人心中的實踐理性所規定的道德法則纔具有客觀的普遍有效性,纔能成為普遍的必然的道德準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