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尼阿拉号

阿尼阿拉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瑞典) 哈瑞·马丁松
出品人:
页数:196
译者:[瑞典] 万之
出版时间:2012-5
价格:3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0810587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诗歌
  • 哈瑞·马丁松
  • 瑞典文学
  • 瑞典
  • 诺贝尔文学奖
  • 科幻
  • 文学
  • 世界末日
  • 冒险
  • 航海
  • 探索
  • 海洋
  • 小说
  • 悬疑
  • 船只
  • 旅程
  • 未知
  • 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阿尼阿拉号》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哈瑞•马丁松的史诗式作品,包括103首诗歌。

描写人类因地球受到放射物质毒害而无法居住,被迫乘坐飞船离开,迁移其它星球,但飞船最终失去控制,脱离原定航线,听任在渺无尽头的茫茫太空中坠落,展示了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瑞典首位太空宇航员克里斯特·福格尔桑升空时特地将《阿尼阿拉号》带在身边,可见这部作品的重要地位。

作者简介

哈瑞•马丁松(Harry Martlnson,1904-1978)瑞典诗人。马丁松没有受过正规的文化教育和艺术熏陶,他的文学天才是在流浪生涯中生发的,因此被称为“文学界的流浪儿”。

1926年,马丁松以海员生涯为题材,发表处女诗集《鬼船》,获得成功。被公认的代表作是发表于1956年的科幻大空长诗《阿尼阿拉号》。其诗作的艺术魁力,不仅表现在想象丰富,联想奇特,语言流畅,感情细腻等方面,而且主要表现在诗人善于采用新的视角观察人生,寻求独到的发现和体悟。因此,他的诗往往具有浓厚的哲理意味和巨大的艺术涵盖力。

1949年,马丁松当选为瑞典学院院士。1974年,“由于他的作品能透过一滴露水反映整个世界”,与雍松一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阿尼阿拉号》(Aniara)是瑞典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哈瑞•马丁松(Harry Martinson,1904-1978)的史诗式作品,包括103首诗歌。这部作品对马丁松与另一瑞典作家艾文德•雍松(Eyvind Johnson)1974年分享诺贝尔文学奖起过重大作用,被文学评论家称为“我们这...  

评分

评分

以前很少看長篇詩歌,如今知道,其實比較於短詩,它更宏大,敘事性更強。阿尼阿拉號很明顯是寫人類走向自我滅亡的過程。想像力豐富,真的高端大氣。想像不出詩人是個海員!喜歡他的描寫,如果懂瑞士語,讀原作,可能更吸引人。  

评分

哈瑞在《阿尼阿拉号》中向人们警示,人类对于世界永无休止的索取和漫无边际的欲望,都将成为审判日降临前的预示。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美好的眷恋将被吞没在浩瀚的虚无里。正如他的预言:“这样的危险能够震撼大地和时间。”这是令人不寒而栗的事,世界的美丽只能梦见,却再不能留...  

评分

在《阿尼阿拉号》中,哈瑞.马丁松以饱含哲学意义的思想和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文字为读者诠释了生命,世界,宇宙间的恒定价值与平衡公式。从作品字里行间中折射出的对于困苦的申诉和自然的力量使读者们充分认识到人类的渺小和自然的宏伟并以此通过细腻的情感铺陈突显出一个从古至今...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过程中,几次想起季老翻译的《罗摩衍那》,虽然常被诟病语言太通俗,但读来却又分明感觉到是在读诗,而非打油歌词或啰嗦故事。读《阿尼阿拉号》时,非常遗憾,感觉正好相反,语言雅致,形式也精巧,但读来却很难感觉到是在读诗。作品在1956年成书,放到文学史的谱系中很超前,但放到科幻文学史的谱系中,正好能赶上太空歌剧的繁荣~

评分

万之不懂诗的吧

评分

首次中文版,关注

评分

或许诗人最终都难免陷入自身对人类的深深绝望,阿尼阿拉号是一艘飞船,又何尝不是地球的一个分身。在这里欲望主宰,只有死亡的降临才能停止一切。“太空的残酷远不及人类残酷,不,人类的冷酷更无可匹敌。大地上随处可见死牢的荒凉,石头筑起高墙围困囚徒的灵魂。”

评分

乐观一点想,是因为我个人对末世题材不感兴趣…所以觉得很无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