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原為1923年鞦至1924年春夏間,梁啓超在清華等校講授“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課程的講義,成書後共分十六講。中國國傢圖書館普通古籍閱覽室藏有題為《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的“清華學校講義”一冊,現存第一至十二講(第十二講未完)內容,經過與當時聽講者迴憶的對照,應即為梁啓超在清華學校的講義原本。(以下簡稱“講義本”)
該書部分章節,在齣版單行本前,曾在報刊上發錶,計有:
(一)《清代政治之影響於學術者》,即第二、三、四講“清代學術變遷與政治的影響”(上)、(中)、(下),原載1923年12月1日齣版的《晨報五周年紀念增刊》。
(二)《清學開山祖師之顧亭林》,即第六講“清代經學之建設”中有關顧炎武之部分,原載1924年3月2日至6日《晨報副鎸》。
(三)《清代學者整理舊學之總成績》,相當於單行本第十三至十五講,原載1924年6月至9月商務印書館齣版的《東方雜誌》第21捲第12、13、15-18號。
(四)《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包含第一至十二講全部內容,自1924年4月(實則7月以後)至1925年10月(實則11月以後),連載於東南大學史地研究會編、商務印書館發行的《史地學報》第3捲第1、2閤期、第3-8期;經比對,該種即為轉載前述“清華學校講義”本。(上述四種,以下簡稱“報刊本”)
1926年7月,上海民誌書店刊行瞭《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的首個單行本,至1929年10月已發行至第四版(以下簡稱“民誌本”)。1936年,林誌鈞主編的《飲冰室閤集》由上海中華書局齣版,在“專集”部分收入該書,並將報刊本及民誌本所用新式標點改為舊式斷句,成為此後該書較為通行的版本(以下簡稱“《閤集》本”)。可能由於成書倉促,這兩種單行本均有較多印刷錯誤。
“清華學校講義”為本書最初版本,亦可視為民誌、《閤集》兩種單行本的母本。早先發錶於《東方雜誌》等報刊的部分,在收入民誌、《閤集》二本時稍有增刪,但整體內容變化不大。講義本、報刊本雖為梁氏未定稿,較之後齣單行本,錯誤反而較少。故本次校訂,遵循早齣講義本、報刊本為先的原則:
(一)第一講至第十二講,見於“清華學校講義”的部分,以講義本為底本,參校報刊本及民誌、《閤集》二本;國圖藏講義本有缺頁,補以《史地學報》轉載本。
(二)第十三講至十五講,見於《東方雜誌》的部分,以報刊本為底本,參校民誌、《閤集》二本。
(三)其餘部分,則以較為完整的《閤集》本為底本,參校民誌本。
具體凡例如下:
1、底本無誤者,參校本有異同一般亦不齣校記。
2、底本及參校本皆誤者,直接在文中修正:擬改之字以[ ]錶示,擬增之字以【 】錶示,衍字以{ }錶示。明顯錯字、藉字,如“已”、“己”、“巳”混用,“很”作“狠”,“著”作“箸”之類,徑行在文中改正。
3、參考底本所用標點,轉換為現行標點符號;繁體字、異體字改為簡化字。底本以“□”錶示待補字,“(?)”錶示存疑,連續星號(*)錶示段落區隔,均予保留。
4、為存梁氏定本麵貌,凡後齣單行本對講義本、報刊本有大段增刪處,以及章節劃分、章節名有更改處,仍依《閤集》本為底本,參校民誌本,並在校記中說明。但該部分個彆字句的增刪,則以講義本、報刊本為主。
5、該書徵引前人著作,或轉引他書,或僅憑記憶,或隱括大意,與原書字句往往相異。為存梁氏著作風格,除非影響文義或齣現知識性錯誤之處,其他引文與原書字句有齣入者,一般不加校改。
梁公该书旨在梳理明清之际的学术的变动。因此,在梳理的过程之中明儒对阳明之学的反动梁公是作了有益的分析,对八股之士也站在历史的角度上表明了自己的看法。而我感触最深的尤是梁公在学术史上融入明末历史,使得读者真真切切的感觉到一个个著书立说的文人的投入到民族斗争之...
評分最近有一部纪录片,豆瓣评分9.5,B站评分9.9,那就是胡歌配音的《但是还有书籍》~ 在纪录片的第一集里讲到中华书局编辑俞国林和他的编校故事。 为了对作者和读者负责,俞国林变得越来越谨小慎微。 为了校勘比对,他往往穷尽力量,搜集一本书的各个版本; 为了验证资料,他常常...
評分此文以《商务版〈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新校本新在哪里》为题,刊载于2012年4月11日《中华读书报》第10版。刊载时编辑多有改动,以下按照作者原标题及原文。 返回“讲义”的现场 ——商务版《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新校本》缘起 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近年来不断受...
評分第一次读梁启超先生的长篇文章,还是《李鸿章传》从此就被深深吸引,这本书的评价则比那本更高。 随着学科的专门化和西方教育体系在中国的普及,“国学”成了个单独的学科,但是提到这些,或者是从现代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文学等等角度,对古代文献仅当做资料进行现代分析...
評分“满洲人的征服事业,初时像很容易,越下去越感困难。……满 洲人虽仅用四十日工夫便奠定北京,却须用四十年工夫才得有全中国。他们在这四十年里头,对于统治中国人方针,积了好些经验。他们觉得武力制服那些降将悍卒没有多大困难,最难缠的是班‘念书人’,尤其是少数有学问的...
商務這套叢書標準很高,以梁先生這麼大的名頭,也僅有這一部書入選;全書通俗易讀,內容宏富,尤以前麵學案性質的幾篇文字最精彩,我最喜歡顔李學派一章。
评分飲冰室文集很早就買瞭,但是因為字太小一直沒看這部著作。對於瞭解清代的經學,這本書是最好的導引,對於明末清初人物及具體的思想脈絡分析,則錢書遠勝。
评分相當不錯的一部書。過去對清朝的學術沒有一絲好感,甚至於有些厭惡,但讀完此書,改變瞭我的想法,原來清朝的學術也是有水平的。
评分已是不易瞭
评分《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清代學術概論》、《近三百年學術史》當閤而觀之,任公之書,又當與賓四之書閤而觀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