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其后赴美攻历史,获学士(1954)、硕士(1957)、博士(1964)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1967)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1970)。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黄河青山》是规模宏大的回忆录,从作者早年的从军经历到壮年时期在美国打工、求学、无所不包;本书又是一部眼光非凡的“大历史”,检讨中国近代革命,统摄几千年的中国历史进程;黄仁宇传递给我们他脱胎于悠久文化的壮阔史观,即使他对此文化不无批评之处。他的文字浅显明白,就算毫无背景的人也读得懂。也许正因为这样,美国大文豪厄卜代克才形容他的文笔仿佛具备卡夫卡的梦幻特质。
黄仁宇的回忆录共有36万字篇幅,自述生平经历与学术研究经验,并具小说叙述的技巧。全书定名为《黄河青山》(Yellow River and Blue Mountains);分为两大部分:“自己的浴室”、“我所付出的代价”;书前并有多幅珍贵的个人及历史照片。
我是在阮一峰的博客上看到这本书的。他写了一篇《失败的总和—-读《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恰好当时我在看黄仁宇先生的另一本书《万历十五年》,对于“大历史观”还尚未彻底明白透彻,看着一篇篇考据严谨的文章,并未采取时间轴的叙事方式,而简简单单地谈及相关的人与事。...
评分P1 我的浪漫情怀一开始就注定挫败。即使我的虚荣心再强,都无法骗自己说,安曾经爱过我。但我要求见面时,她响应热切,有时我不去看他,她还会打电话问我是否安好。她派人送来“行行好,看在我的面上”、“让我们来完成一出悲喜剧”等等字条。还有一次,她甚至邀我参加家庭聚会...
评分本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忆录,而是一个历史学家对其个人经历和史学观点的展示。 作者讲述个人经历的目的,主要并不是为了塑造与众不同的自我形象,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而是为了说明他的特定史学观点形成的特殊生活背景,是为了给他的"大历史"观提供一种活的见证。 对于作...
评分黄仁宇先生二战时,确切的说是1943年,作为国民党军的一员在印度境内服役,在这段时间,同中美双方的军人都有接触,有很多对史迪威将军的切身观察。那个时候,黄先生写了很多自己观察和认识的文字,投给了《大公报》,据他自己说,在当时可是有一笔数目不菲的稿酬。黄先生敏于...
评分难得有一个历史学家能有如此丰富的阅历,且有不错的技术背景,比那些在大学念到博士,再留下来做教授、研究员的学者不知要强多少,所以黄仁宇在中立国的历史学界并不受欢迎。对人文学科的研究,包含了对社会各个方面的认知和经验积累,而不是片面的咬文嚼字。因此从《万历十五...
真–– 好–– 看––
评分休憩32nd,回忆录这种东西很难从标题判断好坏,甚至很难从人物判断好坏,人生璀璨华丽如郭汝瑰,其回忆录语焉不详,重点全部跳过,文笔不错而不能使人满足。自身无甚建树回忆录却好看如费米夫人、杨步伟等也举不胜举,如别闹费曼先生这种名人回忆录佳作是读一本少一本的上乘之作。这本书意外的好看,因为黄仁宇很真诚,很真实的记录自己的人生轨迹,很真实的思考并记录思考的内容,思考的有深度,文笔也是一流,因此意外的好看。尤其是驻缅时期与万历十五年等书出版过程。而且黄因国民党背景而产生的复杂难明情绪很具有参考价值。我认为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而且值得细读,读了这本书除了不小收获,还对费正清与李约瑟留下了极为美好的印象,大师之风。
评分这本书的翻译不太好,可是书本身实在太好了!曾经代表国民党送生日礼物给麦克阿瑟将军 -->然后流落到在密歇根打n份工维持学业,因为国民党的身份被美国人歧视-->中年好不容易得到终身教职,却在《万历十五年》出版前夕被解聘了,万历那本书差点出不了。 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看完觉得,在美国搞东亚研究实在太难了!余英时/费正清帮着找工作都找不到。
评分在延安,人人每个月领两元的零用钱。如果把钱花在买烟草上就是享乐主义。如果说了个不该说的笑话,就是犬儒主义。和女生在外头散个步,就是浪漫主义。一马当先是机会主义。看不相干的小说是逃避主义。拒绝讨论私事或敏感的事,当然就是个人主义或孤立主义:这是最糟的。
评分拿何炳棣的自传对比起来读,相信一定别开生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