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金庸 随笔 武侠 严晓星 散文随笔 中华书局 文学 小说
发表于2025-02-08
金庸识小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者酷爱乱读书,尤好金庸小说,阅读中随手考掘故实,索隐发微,出入于文学、历史、风俗、博物、西学之间,虽以短小的札记体裁写出,但能免于陈言,而富于趣味性与知识性。论者以为其价值实远在坊间所谓“金学”论著之上。本书的大部分篇章十年前即已在网上流传,以其令人耳目一新的写法,拥有众多的读者和良好的口碑,一时模仿者甚众。这是作者加以增订后的首次结集出版。
书中所附四万字的《金庸年谱简编》,系在作者自撰的三十万字的《金庸年谱长编》基础上缩写而成,是迄今最为详实的金庸生平系年。
严晓星,江苏南通人。现从事报纸副刊编辑工作。著有《近世古琴逸话》、《梅庵琴人传》、《条畅小集》、《金庸识小录》、《七弦古意:古琴历史与文献丛考》、《古琴史事摭谈》(将出版),编有《人书俱老》、《和而不同》、《孙子二十讲》、《大家国学•金克木卷》、《高罗佩事辑》、《民国古琴随笔集》、《与古琴相遇》(将出版)、《徐立孙先生琴学著作集》(将出版)、《梅庵琴派史料》(将出版)等。
藏了不少政治小包袱。
评分篇幅不长的短文集,对小说中一些有来历渊源处进行了有趣的考辨。整体可读性不错。之前曾想给班里学生和家长证明金庸小说中处处贯穿中西文化的片段值得借以增广知识面,本书无疑是有力证据,同时也印证金庸学养。不过加上漫长的年谱也就十万字篇幅,有必要精装厚印卖这么贵吗?
评分书名“识小”,内容和篇幅也的确足够“小”,于是常常会有点到为止、不过瘾的感觉,但不少考证都很有趣,此外,书后还附录了金庸先生年谱
评分杂且简略,专栏/博文风格。
评分一般,短篇集子。
金庸有很多的身份,但一提到金庸二字无论如何首先从脑海中跳出的一定是武侠小说四字。“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先生一生15部武侠小说,就是这15部武侠小说让金庸先生被世人记住还有反复谈论,当然如果说哪个人群最惦念金庸,那一定是导演们,因为版本数不清而...
评分《鹿鼎记》中将韦小宝作为《中俄尼布楚条约》的主要推动者,缘于和俄罗斯女王的老交情,所谓“枕席之盟”也。估计读过这一段的人都会将之归为金庸的小说家言,开个一本正经的玩笑而已,谁也不会当真。然而,据有心兼有学识者剔抉爬梳,在清代史料《檐曝杂记》、《癸巳类稿》...
评分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比较认真细致的读者。每见到所读书中出现精彩的章节、段落或者只是一句值得品咋的语句都会圈画标记出来。然而,读严晓星的《金庸识小录》才真正让我见识了什么叫做细致的读书。金庸的作品大部分我都读过,那是从初中二、三年级到高考期间久久不曾散去的炽烈...
评分读完这本小书,最质感的感觉就是作者读金庸小说的细致程度以及读书之广博。因为看书细致看书多,所以金庸小说中看似不经意的一处细节,一个桥段,都被作者发掘出其出处和典故,都蕴含着金庸的复杂情怀和现实讽喻。 不过后半部分的金庸年谱篇幅过长,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一了。
评分书里的许多文章之前在《读库》里面看过,现在结集出版的这本就无甚新鲜了,不过《金庸年谱简编》倒是不错,听说这是缩减版,期待看到“长编”,不知道这东西得到査先生认可否?倘若他老先生一句“非也非也”,恐怕又是一场官司。 更喜欢作者的《近世古琴逸话》。
金庸识小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