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酷爱乱读书,尤好金庸小说,阅读中随手考掘故实,索隐发微,出入于文学、历史、风俗、博物、西学之间,虽以短小的札记体裁写出,但能免于陈言,而富于趣味性与知识性。论者以为其价值实远在坊间所谓“金学”论著之上。本书的大部分篇章十年前即已在网上流传,以其令人耳目一新的写法,拥有众多的读者和良好的口碑,一时模仿者甚众。这是作者加以增订后的首次结集出版。
书中所附四万字的《金庸年谱简编》,系在作者自撰的三十万字的《金庸年谱长编》基础上缩写而成,是迄今最为详实的金庸生平系年。
严晓星,江苏南通人。现从事报纸副刊编辑工作。著有《近世古琴逸话》、《梅庵琴人传》、《条畅小集》、《金庸识小录》、《七弦古意:古琴历史与文献丛考》、《古琴史事摭谈》(将出版),编有《人书俱老》、《和而不同》、《孙子二十讲》、《大家国学•金克木卷》、《高罗佩事辑》、《民国古琴随笔集》、《与古琴相遇》(将出版)、《徐立孙先生琴学著作集》(将出版)、《梅庵琴派史料》(将出版)等。
《金庸识小录》序 胡文辉 读严晓星《金庸识小录》稿,有两点感受最深:一是对小说文本读得细,每能穿透纸背;二是“杂学”功力甚深,每能知人所不知,详人所不详。 比如,《笑傲江湖》、《鹿鼎记》都有影射当时大陆政治的内容,我过去也曾提及,《鹿鼎记》写神龙教教主在夫...
评分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比较认真细致的读者。每见到所读书中出现精彩的章节、段落或者只是一句值得品咋的语句都会圈画标记出来。然而,读严晓星的《金庸识小录》才真正让我见识了什么叫做细致的读书。金庸的作品大部分我都读过,那是从初中二、三年级到高考期间久久不曾散去的炽烈...
评分《金庸识小录》序 胡文辉 读严晓星《金庸识小录》稿,有两点感受最深:一是对小说文本读得细,每能穿透纸背;二是“杂学”功力甚深,每能知人所不知,详人所不详。 比如,《笑傲江湖》、《鹿鼎记》都有影射当时大陆政治的内容,我过去也曾提及,《鹿鼎记》写神龙教教主在夫...
评分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比较认真细致的读者。每见到所读书中出现精彩的章节、段落或者只是一句值得品咋的语句都会圈画标记出来。然而,读严晓星的《金庸识小录》才真正让我见识了什么叫做细致的读书。金庸的作品大部分我都读过,那是从初中二、三年级到高考期间久久不曾散去的炽烈...
评分相对于文史考证,我更钦服严晓星“识小”文字对金庸小说中隐幽人情世故、世道人心之发覆。世间万般书本,说到底都是写人。金庸小说的魅力,固然在于其荷载的深厚文化传统,更在于写透了人性与世情。 欲罢不能地品读完严晓星的《金庸识小录》,我不得不承认,即使...
破庙中一枝黯淡的蜡烛,随风摇曳,忽明忽暗,他身上说不出的严寒,心中说不出的凄凉。终于蜡烛点到了尽头,忽地一亮,火焰吐红,一声轻响,破庙中漆黑一团。
评分考据金庸的上品
评分文皆短小,适合随意翻读,少年时读武侠只知打打杀杀;如今虽然提不起兴致重读,但读了作者这些文字,回想起书中的情节,常有会心之乐。然更重要的是,严君此书的立意正与梅庵琴人传一贯而下,你看《盗版之功》那篇,短小如此且还要收入,我想这是作者的坚持,其中的臧否,此间的春秋,读者当识
评分签名本
评分封面還沒設計好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