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现代人寻求和平的和生活与精神归宿的故事。敏感孤独的乔纳森,忧郁寡言的博比,半放荡的克莱尔,三个有着不同成长经历和内心创痛的人,出于对真正的家的追求而走到了一起,他们两两相爱,试图在一种另类家庭生活中求得一心灵的平静,他们似是而非以自己的方式接近了幸福,然而,故事结尾克莱尔的离家出走又给读者留下不尽的思索,小说以深挚的情感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示了一代美国青年的内心渴望。
迈克尔·坎宁安(Michael Cunningham)生于1952年,因其1989年的处女作《末世之家》蜚声美国文坛。
乔纳森,克莱尔,博比三个人用不同的速度在不同频率成长着。几乎像在一个家庭中,可是他们成熟度又还不至于让他们像一个正常家庭中的爸妈和小孩。 博比早熟,早就知道生活的意义根本不是一场折腾,充其量不过是煮菜,一起看电视以及开个餐厅养活家人。他爱...
评分与迈克尔•坎宁安对话 ————麦克.马什/ 沈媛译 地点:布拉格市立图书馆 时间:2006年12月 迈克尔•坎宁安简介: 迈克尔.坎宁安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市,在加州长大,本科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后在衣阿华大学著名的文学创作专业取得硕士学位。他创作的小说有...
评分这本书几年前看过,被我带到长沙打算再看的,结果意外事件掉了。希望在长沙的朋友要转让的可以联系我。当然我希望这本书是完整无缺的QQ14617364
评分乔纳森,克莱尔,博比三个人用不同的速度在不同频率成长着。几乎像在一个家庭中,可是他们成熟度又还不至于让他们像一个正常家庭中的爸妈和小孩。 博比早熟,早就知道生活的意义根本不是一场折腾,充其量不过是煮菜,一起看电视以及开个餐厅养活家人。他爱...
评分读《末世之家》的过程并不像《质数的孤独》那样顺利,那样带给我微小、却悲伤到澎湃难以抑制的感情。我甚至是在意识的反复清醒与失重中进行完这场漫长而又疲惫的旅行。也许是因为两者虽然同样写爱与孤独,同样采用了不同者以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写法,但相比于《质数的孤独》...
令我悲愤的是 爱丽丝作为母亲知道儿子是有问题的 也模糊知道儿子问题所在却采取了回避了闪烁的态度……克莱尔为什么要离开???
评分80年代的新作里少有的好书!砍宁汗定是个老摇滚大迷啊!那些讲VAN MORRISON的段落..啊啊
评分和看过那部电影过去了已经五年,文字有着让人更加沉醉的力量,尤其在经历着以前不曾想象的生活之后,对于生活本身的领悟已经超越了以前的那种臆想,只是挚爱依旧,Bobby仍旧是我心中那根细韧的丝线。
评分80年代的新作里少有的好书!砍宁汗定是个老摇滚大迷啊!那些讲VAN MORRISON的段落..啊啊
评分译者韦清琦问坎宁安叔叔:“有末有续集?”这只可能因为他已经是“粉”。粉爱粉爱坎叔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