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記憶

創傷記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三聯書店上海分店
作者:張誌揚
出品人:
頁數:338
译者:
出版時間:1999-12
價格:1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261268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張誌揚
  • 哲學
  • 創傷記憶
  • 社會學
  • 思想
  • 文化
  • 社會理論
  • 近現代史
  • 創傷記憶
  • 心理療愈
  • 自我成長
  • 心靈覺醒
  • 情感創傷
  • 記憶重構
  • 心理成長
  • 內在探索
  • 心靈修復
  • 意識覺醒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寫於1995年底,原是作者《現代哲學的維度》一書的“導言”部分。作者藉現象學轉嚮人的基本意識來:“感知-記憶--想象”,其中“記憶”的創傷化更在意識與無意識之間成為意識重復或置換的關節點。作者從“記憶”的認同和“想象”的置換等角度分析瞭以“國傢”觀念為體和以“個人”生存為體的兩種創傷記憶類型,並選取瞭“社會意識”與“個人意識”的個案進行分析。作者采用瞭“現象學還原”的方法,語言簡潔,邏輯嚴密,

著者簡介

張誌揚,又名墨哲蘭,1940年生,武漢市人,現任教於海南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社會倫理思想研究所。1980年,全國招考500名社會科學研究人員,他以“助理研究員”資格被錄入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從事現代德國哲學研究工作。1986年調入湖北大學德國哲學研究所,職任“研究員”。1994年調入海南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中國現象學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兼職教授”。

圖書目錄

目錄
引 論
創傷記憶
一、現象學問題
二、“創傷記憶”的現象學分析
1.為什麼選取“創傷記憶”
2.什麼是“創傷記憶”
a.“苦難記憶”與“創傷記憶
b.“傳統性”――“情結記憶”的定式
c.“創傷記憶I”――以“國傢”觀念為體
d.“意識形態性”――“情結記憶”的變式
e.“創傷記憶Ⅱ”――以“個人”生存為體
3.如何分析“創傷記憶”
a.“創傷記憶”在意識中的定位與越界
b.“感知”的給予性與“反思”的還原性
c.“記憶”的認同與“想象”的置換
三、結語:中國現代哲學的維度
個案分析
一、巴金的“真話紀念碑”
引子
陳述
控訴“四人幫”和“文革派”
批評“長官意誌”
反省“意識形態”
破除“領袖崇拜”
分析
為何在反省中畫圓?
“心裏話”的“心”在“迷魂湯”中呢!
“迷魂湯”與“理想罪”
“解釋自己”與“改變自己”
二、曾卓的“信仰、寂寞與愛”
我是誰?
詩的見證
信仰的界限
孤獨的指嚮
愛在生死迷茫處
三、漢語現代學重審與重建的兩難
――劉小楓《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的反省
意嚮性分析
概述
“前言
“一、現代學的問題意識”
“二、現代性問題的纍積
“三、個體言說與‘主義’話語”
“四、審美主義與現代性”
“五、怨恨與現代性”
“六、宗教與民主社會的自由建構”
分述
1.‘中國為何沒有産生資本主義”是假問題嗎?
2.“中國審美主義的獨特性與優位性”是真問題嗎?
3.怨恨動機與社會主義精神評論
4理念:“神義論”到“人義論’,是對還是錯?
a.曆史“下行”嗎?
b.超世的“隱喻”
c.宗教的“有形”與“無形’
d.捨勒的“怨恨
e.福柯的“身體性”
5.方法:現象學的“先天性相關”
四、問題與思路
――一種“注意鏈”的現象描述
問題:“個人真實性及其限度”
思路:
1.引子
2.問題的提齣
3.動機中的不安定性
4.動機結構中的“注意鏈”
5.注意鏈的中項I語言空間的三個層次或“語言的
兩不性’
6.注意鏈的中項Ⅱ“苦難嚮文字轉換為何失重”或
“創傷記憶”
7.注意鏈的中項Ⅲ 現象學的四重置換或“超驗的
中立性”
8.信仰與感覺之間的意義危機或“個人自律性”的語言
教化
9.結語
五、記憶與記載
1.訪談錄一則
2.錶現與揭示或作為事件與文獻之中介的記憶的
文字化及其權限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三星是因为我不知道要给几星) P321: “问是一种视角,一种介入,隐含着问者的期待,即提问的方式意向着答案。” 是否可以推论:言说本身——无论以什么方式——都是一种问? 那么“言说”这种问就已经意向着一个答案:即语言的显隐二重性和两不性。 那么这就和“语言本身...

評分

也不知道能不能发出来,姑且先写吧,其实没有什么犯禁的东西。几乎都是正式出版物的内容。 案:这书只印了五千册,似无再版。总的来说,并不是上乘的哲学著作,没有建立严密的逻辑体系,也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观点。作者使用的现象学理论看着也不甚靠谱。但本书对文革、中国的...  

評分

也不知道能不能发出来,姑且先写吧,其实没有什么犯禁的东西。几乎都是正式出版物的内容。 案:这书只印了五千册,似无再版。总的来说,并不是上乘的哲学著作,没有建立严密的逻辑体系,也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观点。作者使用的现象学理论看着也不甚靠谱。但本书对文革、中国的...  

評分

(三星是因为我不知道要给几星) P321: “问是一种视角,一种介入,隐含着问者的期待,即提问的方式意向着答案。” 是否可以推论:言说本身——无论以什么方式——都是一种问? 那么“言说”这种问就已经意向着一个答案:即语言的显隐二重性和两不性。 那么这就和“语言本身...

評分

(三星是因为我不知道要给几星) P321: “问是一种视角,一种介入,隐含着问者的期待,即提问的方式意向着答案。” 是否可以推论:言说本身——无论以什么方式——都是一种问? 那么“言说”这种问就已经意向着一个答案:即语言的显隐二重性和两不性。 那么这就和“语言本身...

用戶評價

评分

PDF

评分

書很有意思。雖然用的語言,使用的例證,撲麵而來一種“九十年代話語”,但討論的問題一點也不過時,甚至比現在一些人眼光高妙的多。而且,對文革的評論,對現代性的分析,也比較有深度。

评分

喜歡其中的一些篇章,張誌揚,不好說,或者說不好。

评分

喜歡其中的一些篇章,張誌揚,不好說,或者說不好。

评分

喜歡其中的一些篇章,張誌揚,不好說,或者說不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