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博物學 科普 自然 劉華傑 博物 中國 生活 自然之歌
发表于2025-05-07
博物人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本書從博物的角度闡釋瞭中國古代“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的教育思想,介紹瞭普林尼、格斯納、懷特、盧梭等開創的西式博物學。本書還結閤草木這一切入點,通俗示例瞭公眾如何參與博物學,如何使自己的日常生活更充實、更快樂。
中國古代的學問基本上處在博物層麵,它雖然沒有數理科學深刻,但適應本地的生産方式、生活方式,是一筆優秀的遺産,我們可以也應當繼承它們。過去科學傳播比較重視數理科學,而不大介紹竺可楨、林奈、布豐、法布爾、威爾遜。其實,博物類科學門檻相對很低,與百姓日常生活關係密切,值得優先傳播。
劉華傑,東北人,1966年生。1984-1988年,北京大學地質學係讀本科,專業方嚮為岩石、礦物及地球化學,理學士;1988-1991年中國人民大學哲學係讀碩士,專業方嚮為係統科學哲學,哲學碩士;1991-1994年,中國人民大學哲學係讀博士,專業方嚮為科學技術哲學,哲學博士。1998-1999年,美國伊利諾大學(UIUC)訪問學者。1994-1999年,北京大學科學與社會研究中心任講師、副教授。2000年到現在,北京大學哲學係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
華傑老師文筆還是差瞭點兒,但是內容好,人門。
評分拉拉雜雜,不知所雲。博物學若是按照這個寫法,是該沒落。一個口口聲聲熱愛自然的第一類人,整本書中卻彌漫齣一股濃鬱的辦公間或圖書館裏沉腐悶黴的氣息。嗚呼怪哉。
評分其實和餘老師做的博物學還是不太一樣的。這本書更重視的是實踐,是認知自然界。
評分如果能再寫得有趣點就好瞭。
評分3.5星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8980740/
一草一木总关情 http://t.cn/zOor3mA 艾英 人生于天地之间,不可能脱离自然环境而独立生存,因此必须了解和尊重自然;而想要生活得更好更诗意,更是应该与自然亲近。与这一主题密切相关,北京大学刘华杰教授近期在北大出版社推出的《博物人生》饶有趣味,连我这从事文学...
評分所做的碎片笔记与思考: 最终,决定我们社会的将不仅仅取决于我们创造了什么,还在于我们拒绝去破坏什么。 p10:博物学的基本功能就是分类,分类也是人类所有知识当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 Study nature,not books。一阶二阶同时进行,知行合一。二阶探讨指史学、哲学...
評分一直以来,我所热爱的博物学大家都是用美好而无用的东西来评价,看了刘老师的书之后马上改变了这个想法,也解答了我很多疑问,比如说,为什么我们中国就不能诞生自然科学呢:中国古代没有孕育出“西方式的”自然科学,不是错失,而是不同的存在命运----吴国盛,我想我们现在进...
評分一直以来,我所热爱的博物学大家都是用美好而无用的东西来评价,看了刘老师的书之后马上改变了这个想法,也解答了我很多疑问,比如说,为什么我们中国就不能诞生自然科学呢:中国古代没有孕育出“西方式的”自然科学,不是错失,而是不同的存在命运----吴国盛,我想我们现在进...
評分一直以来,我所热爱的博物学大家都是用美好而无用的东西来评价,看了刘老师的书之后马上改变了这个想法,也解答了我很多疑问,比如说,为什么我们中国就不能诞生自然科学呢:中国古代没有孕育出“西方式的”自然科学,不是错失,而是不同的存在命运----吴国盛,我想我们现在进...
博物人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