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大纲

中国哲学史大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胡适
出品人:
页数:372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0
价格:3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085328
丛书系列: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图书标签:
  • 胡适
  • 哲学
  • 中国哲学
  • 哲学史
  • 国学
  • 历史
  • 思想
  • 中国
  • 中国哲学
  • 哲学史
  • 思想史
  • 儒家
  • 道家
  • 古代思想
  • 中国思想
  • 哲学入门
  • 传统哲学
  • 文化传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国哲学史大纲》由我国著名文学家胡适所作。它所获得的赞誉无以复加,它被视为是一本划时代的著作,实在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巨著,一部划时代的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积极成果,是中国思想史研究上的开山之作,为胡适的学术地位奠定了一块不可撼动的基石,他那敏锐的观察力,致密的组织力,大胆的创造力,都是不废江河万古流的,是中国学者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胡适创始之功,是不可埋没的,是中国近代第一部系统地应用资产阶级观点和方法写成的中国古代哲学史,具有反封建的进步的历史意义,在中国哲学史发展史学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

学者,诗人。以倡导“五四”文学革命著闻于世。初名,学名洪,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幼年在家乡私塾读书。思想上深受程朱理学影响。1904年春到上海进入新式学堂。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赴美国,先后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1914年就学于哲学家J.杜威,深受其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1917年1月,他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提出文学改良八事,强调以白话代替文言作正式的文学语言,为以新文学取代旧文学打开了缺口,被诩为文学革命“首举义旗的先锋”,一时享誉全国。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

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李大钊等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他陆续发表一些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A.都德、G.de莫泊桑、挪威H.J.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他于1917年发表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胡适信奉实用主义哲学。五四运动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其端,倡导改良,从此改变了他原想20年不谈政治的态度。他于20年代办《努力周报》,30年代办《独立评论》,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都属政治性刊物。1938~1942年出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1958年返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史学、文学和哲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晚年潜心于《水经注》的考证,但未及写出定稿。1962年在台北病逝。

目录信息

序再版自序凡例第一篇 导言第二篇 中国哲学发生的时代(共两章) 第一章 中国哲学结胎的时代 第二章 那时代的思潮(诗人时代)第三篇 老子第四篇 孔子(共五章) 第一章 孔子略传 第二章 孔子的时代 第三章 《易》 第四章 正名主义 第五章 一以贯之第五篇 孔门弟子第六篇 墨子(共四章) 第一章 墨子略传 第二章 墨子的哲学方法 第三章 三表法 第四章 墨子的宗教第七篇 杨朱第八篇 别墨(共六章) 第一章 墨辩与别墨 第二章 墨辩论知识 第三章 论辩 第四章 惠施 第五章 公孙龙及其他辩者 第六章 墨学结论第九篇 庄子(共两章) 第一章 庄子时代的生物进化论 第二章 庄子的名学与人生哲学第十篇 荀子以前的儒家(共两章) 第一章 《大学》与《中庸》 第二章 孟子第十一篇 荀子(共三章) 第一章 荀子 第二章 天与性 第三章 心理学与名学第十二篇 古代哲学的终局(共三章) 第一章 西历前三世纪之思潮 第二章 所谓法家 第三章 古代哲学之中绝附录 一、诸子不出于王官论 二、《墨子小取》篇新诂胡适先生学术年表《中国哲学史大纲》导论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 编辑手记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就要面世了,回想一年来与这部书的“耳鬓厮磨”、“死缠烂打”,不禁感慨万千。现将一些幕后故事梳理出来,呈现给读者。 闻讯心喜 先下手为强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的整理者肖伊绯先生...  

评分

我很喜欢胡适这部《中国哲学史大纲》,这本书也是他的成名作,可谓一鸣惊人。阅读完这本书之后第一个感触就是,这才是真正的大家,讲义写得这么好,不像现在的大学老师都是三流教学,上课都不曾专心备课;第二是胡适真的很有才,而且非常博学,有自己的见解,他这本中国哲学史...  

评分

李零的推荐,总是很明确: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蔡元培讲过四大优点,我看最重要,还是下面三点: 第一,胡适开创的中国哲学史,是以诸子为范围,把古史和古书分开来,直接从老、孔讲起,蔡元培说,这是截断众流,开风气之先,厥功甚伟。这个格局是他开创的。冯氏是站...  

评分

评分

(一)、蔡元培先生《序》称胡适先生《中国哲学史大纲》有四处长处,所谓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系统的研究;称此书“截断众流,从老子、孔子讲起”,开创了中国哲学史研究之范式与风气。 (二)、以现代之眼光看来,此书对于义理却显得隔膜和苍白,甚至部分内容...  

用户评价

评分

处处带有用客观主义作为研究方法的方法论意识,这是胡适的哲学史大纲异于旁人之处。最后得出的结论虽然并不尽然,但至少给出了一些哲学中断的现象描述,深层次的原因恐怕还得深入到制度和人性方面去探求罢。不过只要秉持着“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这样的信念,做学问就总是有其意义的。巧了,今天恰好是胡适之先生的忌日。

评分

没有写完太遗憾了,太遗憾了,太遗憾了。。。

评分

此书只讲子学,下半部没了。 还有一些槽点就是,作者明明重视考据,却将《易》《易传》《论语》都归为孔子学说…… 冯氏言中国无近古哲学,然而中古哲学虽然用的是旧瓶子,新酒还是很多的。胡适则认为汉至晋不过折衷诸子学问,而东晋至明是佛学影响的时代,清代朴学时代则类于欧洲“再生时代”。 此书每篇前有考据,观点也不是“正统派”,尤其孔门弟子与墨经两篇,颇能看到作者作为新时代之革新家的形象。这种论述方式必然使得此书的批评得于主观又失于主观。故可能先读冯氏的哲学史为好。

评分

娘的。胡适版是汉学考据,冯友兰版是宋学义理,谢无量版是乱七八糟一锅乱炖,劳思光版是先找题再解题

评分

胡适28岁作此书,我28岁读来某些篇章仍觉吃力,汗颜之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