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是史记学发展史上第一部以章节体全面评介司马迁及《史记》的专著。对司马迁的评述,讨论了他处的时代,追溯了他的家学渊源,勾勒了他的生平、思想;对《史记》的评述,推测了各篇的创作顺序及缺补,内容分析从哲学、史学、美学、文学各个角度全面分析其内涵和价值。李氏对《史记》艺术的分析,独树一帜,获得了许多创见。他用统一律、内外谐和律、对照律、对称律、上升律、奇兵律、减轻律、建筑结构与韵律等美学律则分析《史记》的艺术成就,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李氏尤其强调《史记》的抒情性,称司马迁是一个不朽的抒情诗人,称《史记》既是史学,又是一部绝好的史诗和个人传记。它鲜明的表现了评论者的个性的一家之言,对读者深入体会司马迁的思想、风格也是有启发的。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篇幅不大,但却是一部诗人李白的全面研究,举凡政治生活、思想趣向、文学创作都论涉到了。其中很有一些敏锐的观察,并且作了专题的阐发。书中特别发扬李白的浪漫精神,他的狂与梦、他的寂寞与痛苦、他的一住情深……这一方面固是诗人生命异彩的真实呈现,另一方面也未始不是作者的主观渲染。比较《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或许本书少一些严整细密,却更有激情:这里边有学问,但更醒目的是才情。可以说,本书是作者的心灵与诗人的生命交会的结晶,而这交会处就在诗人的那些诗行间。所以作者在《序》里要求读者:"引的诗更要看。"毕竟,"深入于诗人世界中的吟味"是一切有真生命的文学批评最重要的质素。
李长之(1910--1978年),原名李长治、李长植,笔名何逢、方棱、棱振、张芝、梁直。山东利津人。生于书香门第,清华大学毕业。是中国著名的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
重要的著作有《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迎中国的文艺复兴》、《苦雾集》、《梦雨集》等。建国后一直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和文化艺术的批评,著有《陶渊明传论》、《中国文学史略稿》、《李白》等。
在阅读这本著作的过程之中,我总是不自觉地将作者的评论与我所阅读的五册《史记》两相对照, 有时觉得惺惺相惜,有时有如当头棒喝。 全书围绕“浪漫的自由主义者”这一主题展开论述,系统的讲解了司马迁及其《史记》的“心路历程”,阐明了司马迁忍辱负重,终得“究天...
评分这本书也是闻名已久了。作为迅翁的死忠粉,我很早之前读过李长之先生的《鲁迅批判》,很爱他的性情的坦率和才气的郁勃,便想搜了他别的书来看看,不意世事迁变人情流水,居然一直不能得逞;这一别,大概有三四年了。说句实话,可能是受过二十一世纪的历史学的训练了,我开始对...
评分在三水中学实习,得语文科组长出差,有幸能讲《报任安书》。 但只给两节课时间,于是字词句不能祥讲,只能从司马迁的交友之道、价值观与生死观等方面来探讨。 看了《清明》这个视频中朱军与于丹的对话,知道了李长之先生的这本书。于是从华师图书馆借来读,发现其风格真是感情...
评分很奇怪,我读的这个版本竟然只有77个人读过,而这77个人里竟然没有一个人为这本书写下一篇书评。那我姑且成为第一个短篇小论这本书的人啦,希望第78个人来的时候看到这篇书评,不至于太不屑,也不至于太失望。只是作为一个看完书之后的习惯评价,也许想法过于浅薄了些,也希望...
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还很年轻,行文颇自信,落笔轻松无顾虑,文采如果能稍加修饰,那是更好。读完它再读《史记》,就会明白,司马迁抛却儒家条条框框写出的文章有多妙,如果每篇都能以道家的眼光写,《史记》该是诸般妙殊、灿烂夺目!去重温司马迁、李白,再去读《鲁迅批判》吧。
评分希望越大 失望越大
评分有李长之,金圣叹不寂寞。
评分李長之先生之作,對所寫之人物因感同身受而迸發充沛之情感,亦引讀者共鳴。
评分这本书必须要标记一下,在东三读的第一本书,意义重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