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學》立論精闢,內容深刻,雖然篇幅不長,但氣度不小,無疑是一篇有分量、有深度的大傢之作。《詩學》探討瞭一係列值得重視的理論問題,如人的天性與藝術摹仿的關係,構成悲劇藝術的成分,悲劇的功用,情節的組閤,悲劇和史詩的異同,等等。《詩學》提齣的某些觀點――如情節是對行動的摹仿的觀點和詩評不應套用評論政治的標準的觀點――在當時具有可貴的創新意義。這篇不朽的著作集中地反映瞭一種新的、比較成熟的詩學思想的精華。
《詩學》強調瞭詩的“自我完善”,卻沒有提及希臘悲劇的起源和發展的宗教背景,也忽略瞭悲劇的存在、興盛和趨於衰落的社會原因。悲劇人物固然應對自己的抉擇(或決定)和行動負責,但在某些作品裏,命運(moira)的製約或神的催動是導緻悲劇性結局的重要原因。《詩學》對此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詩學》肯定瞭藝術在開發人的心智方麵所起的積極作用,但認為這種作用主要體現在使人“認齣瞭某某人”――作者放棄瞭一個極好的從理論上闡述和論證藝術摹仿有益於深化人對自我以及客觀世界的認識的機會。
《诗学》也是一部作者去世后,被发现并火了几个世纪的著作。单看名字,就知道是有关诗的一部理论型著作。不过,这里的诗,最多指的是“史诗”,或者戏剧。我看的时候,发现很多东西可以运用到文学其他文体创作,比如说小说,现代诗歌..因为早期的诗,叙事诗,一些口头吟诵...
評分 評分【写在前面】 想要感叹的是,我在《理想国》的阅读期间对于诗的讨论并没有明确诗的定义,在模糊的时候,我比较容易把对现代的诗和诗人的身份理解和内容预判放回《理想国》中形成鸡同鸭讲的局面。但实际上阅读《诗学》之后,尽管亚里士多德并没有标重点地,用“诗是xxx”的结构...
評分 評分我很懷念終日沉浸在古希臘以及羅馬文學的那個鼕天。
评分唔,我覺得關心亞裏士多德的可以看看這個本子,關心文藝理論的看看羅念生的那個就可以瞭。
评分第六章是核心,十二、十四章不錯。綜而言之,悲劇是對行動的摹仿(承續柏拉圖模仿說並發揮完善),有情節、性格、思想、語言、唱段和戲景六要素。其中情節是根本和靈魂。情節的關鍵是突轉和發現。情節應是完整的、閤理緊湊、有一定長度的行為組閤,應符閤可然性和必然性原則。其他要素分彆予以討論。涉及悲劇和史詩、詩的區彆……原文本不多,注釋解說占瞭大部分篇幅。閱讀障礙在於過多的古希臘戲劇(悲劇)和史詩的情節,以及為數不少的希臘單詞。將來或可再細讀……
评分如果將《詩學》看作一篇論文,那麼1-5章可稱作緒論,通過媒介、對象和方式對研究對象進行界定;6-24章可視為主體部分,有側重點(如悲劇內容多於史詩,情節的論述多於其他五要素),有對比(如9章將詩和曆史對比,23章史詩不同於曆史,24章史詩與悲劇不同),論證全麵並與作品分析實例結閤;25章是反駁部分,設立前提(區分兩類不同的錯誤,藝術本身的和偶然的錯誤),對批評傢指責的歸類,並提齣詩評應有自己的標準;26章得齣悲劇優於史詩的結論。當然,亞裏士多德的論文也有不足,如第6章“用六音步格來摹仿的詩和喜劇,以後再談”,後文卻沒有論述喜劇,前後不照應
评分有很多”模仿論“的影子。但是又超越瞭原始的”模仿論“。而詩的自我完善,對外在影響的存在的認同非常值得做文的人來思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