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法学 苏力 法律 法理学 本土资源 法社会学 法律社会学 法治
发表于2025-05-04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法律文化研究中心”文丛主 编梁治平 本书内容以交叉学科为背景,从浅近的社会法律问题入手,集中讨论了中国当代法律和法学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例如:法律规避和法律多元、法律本土化、法律专业化、市场与法律的替代问题,以及法学研究方法论等。其学术背景涉及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阐释学、语言哲学等。以力求从平易中展现法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创造性地把交叉学科的知识引入到中国的法学研究中来,并融合进中国法学。
苏力(朱苏力),男,江苏人,1955年生于合肥。当过军人、工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获法律学士学位;1985年在北京大学读研究生期间去美国留学,先后获LL.M(商法和税法)M.A(美国法律制度)和PH.D(法律交叉学科研究)学位。1992年回国任教。现任北京大学法律系副教授。主要著作有论文20余篇,以及译著《法律的运作行为》(合译,1994)、《法理学问题》(1994)、《宪政与分权》(即出)。
法学界的杠把子之一。
评分精简而又叙述平滑的论文集,内涵深邃。十八小时的火车上,看完的第三本书。
评分重读这本大一刚入学时草草翻过了事的名作,如今感慨更深,回望二十年前,那个年代的许多呼吁影响如此深远。
评分应该讲这本书其实是一种贴近实务的尝试,所以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是有必要先去了解苏力的哲学观的。以山杠爷为例,苏力认为这是法律侵占乡民治权,但同时又没能为所有“错误行为”提供可行的处理方案所导致的,即现代性的法律未能解决前现代的问题,出现了治理空白。这一结论实际上隐含了一个前提,即“前现代的问题应该得到‘妥善’解决”,比如不履行赡养责任应该得到惩罚。问题在于,现代化的视角认为,通过法律改造社会本身就是体现在对各种社会问题有所取舍地解决上的,比如不履行赡养责任虐待父母应该是民诉案件,(本来就)不应该由政府直接管理。苏力所做的尝试,其实是通过统一的“圆滑”前提推导出差异化的地方知识的合理性,要评价这本书或是评价苏力整个人的思想,我个人认为也应该考虑到这一点。
评分原来打分这么低的只有几个
他在把那些融入我们生活的一种不被国家正式承认但又起规范作用的一种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称之为“民间法”,还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民间法”的重要性,人们通过法律规避来寻找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法,但这未尝不是国家法的间接影响作用。还同时强调法律规避(民间法作用)在起规范作用...
评分这本书曾经给我的法学思考产生很大的冲击,但是现在我对于“本土资源”的论点开始有所怀疑。这个怀疑依然是建立在“本土资源”的思路之上的。 我想关键的问题依然是,你怎么看待法律的问题。 从这本书以及作者其他的著作的观点来看,法律是一种社会已有规范的发现物。也就是...
评分《论法律活动的专门化》 有些观点似乎在当今已经达成共识了,但想到这是24年前的文章,我认为朱苏力的论证大体是符合逻辑的,并且部分问题仍有现实意义(毕竟24年在法治发展中不算一个很长的年份)由于话题争议颇多(朱教授本人亦然)文章保持着一种谨慎、辩证的态度,用了很多...
评分《论法律活动的专门化》 有些观点似乎在当今已经达成共识了,但想到这是24年前的文章,我认为朱苏力的论证大体是符合逻辑的,并且部分问题仍有现实意义(毕竟24年在法治发展中不算一个很长的年份)由于话题争议颇多(朱教授本人亦然)文章保持着一种谨慎、辩证的态度,用了很多...
评分《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的“读后感” 在这部苏力先生的学术文章自选集中,我们可以看到苏力先生冷静得近乎保守的思考,以及法制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保守并非贬义,苏力先生在文中也曾如此使用) 从我们的惨痛的近代史来看,民族危亡之时,仁人志士高呼“变法”,演变...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