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讨论的主题是:是人类精神冲突的价值问题以及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之可能。
作者通过与东西方精神史上的哲人、诗人的个体相遇和对话,其实质在于:从中国人的立场,讨论承担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的不同的价值和道路之可能。
作者从拯救与逍遥这两个维度向我们描述了:为人类提供巨大精神支持者——总是那些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的绝望者。而绝望者之所以绝望,是因为他真正地热爱生活。在无情的谎言世界里,也许只有绝望才是真实的。在绝望与希望之间,作者选择了绝望。
刘小枫,1956年生,四川重庆人。1978年入四川外语学院,获文学士学位;1982年入北京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1985年到深圳大学中文系任教;1989年入瑞士巴塞尔大学,获神学博士学位。 1993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学术总监、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研究员。
刘小枫作为学者,以独有的学习经历、个人魅力,在思想界傲视群雄,成绩斐然。关于《拯救与逍遥》,我没读过80年代的版本,据说修订版几乎面目全非了,猜想时过境迁,应该不会那么剑拔弩张了,许是轻松些,但我却错了,只要关于人类精神的话题,能轻松的实在不多,刘小枫自然...
评分我指出史铁生小说的不足,并不意味着史铁生应该以进入残酷来提高自己的小说在美学上的价值。但我还是想说,史铁生的善良,有时也会妨碍他的辨别能力。比如他曾经一再向我推荐过一本叫做《拯救与逍遥》的书。我起先一直不知道这是本什么样的书,后来我在朋友家里翻了一翻,...
评分刘小枫老师的《拯救与逍遥》,我读了两次,都没读完,第二次甚至只是翻了几页就停手。 耶稣的生命是圣洁的,用自己的生命承担一切生命的苦与罪。这是如何一条光辉灿烂的路……但,圣洁的生命决不会令其他的真实的饱满的生命失去其价值,这是我的观点。也许这只是因为我对先生也...
评分 评分很久以前写的,写在别处。 事先声明,我学经济的,对哲学没什么了解,书看的也很少。所以,就当我是瞎说。欢迎批评指正。我写了这些话,其实心虚的很。。。。 贴在这里,就是为了好整理。 另:说实话,最后一章有好些地方没有看懂 西方的精神分裂 一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中西方的人生观
评分读不下去算不算读过
评分头顶青天狂喜乱舞!
评分大二时看的吧,看得头疼死了,但有的地方还是印象极深刻,鲁迅那章
评分破坏力巨大的一本书,在我在中文系熏陶渐染起的价值殿堂即将落成剪彩之际,读到这本书,他默不作声地抽掉了拱顶石。然后走开。 一切要从废墟上重新来过,而再盖起的是会什么?或者我想要盖起什么?目前都还难说,只是,不再是“中文气质”了。 改变人生的书,应该记一笔。不过,对于这本书的一再易稿,我实在很遗憾。和某大叔说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