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是中国笔记研究中被研究最多最深的本子之一,一直成为中国科学史研究的重点。然本书内容涉及甚广,人事、官政、权智,下至闾巷之言,亦是研究北宋时期典制礼仪、财役制度、军事制度的重要史料。此次整理,《笔谈》部分以文物出版社影印的元刊本为底本,《补笔谈》、《续笔谈》部分以清光绪三十年陶氏爱庐本为底本。为便于读者阅读,本书目录的卷首条目标题按卷排比,文中出现的人物、典籍、年号编为索引,附于卷末。有价值的各种版本序跋和《沈括事略》收于附录,以见全貌。
读朱熙瑞先生等编著的《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其中一段写大学问家沈括的惧内,读之骇然,继而大笑,后又不禁低回。 “沈括晚年再娶张氏,张氏不仅将其长子逐出家门,而且沈括本人“时被捶骂,捽须堕地。儿女号泣而抢之,须上有血肉者,又相与号恸。”张氏病故,人们都为沈...
评分 评分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久为牙痛烦恼的延州知事沈括腰痛忽然加剧,以至久坐起身之后,要趔趄近十步才能正常走路。一位将佐见状提醒道,他用来刷牙的苦参汤,便是这腰痛的罪魁:“苦参入齿,其气伤肾,能使人腰重。” “草药一味,气死名医”,这俗谚本是贫病无以寻医问药者的...
评分 评分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久为牙痛烦恼的延州知事沈括腰痛忽然加剧,以至久坐起身之后,要趔趄近十步才能正常走路。一位将佐见状提醒道,他用来刷牙的苦参汤,便是这腰痛的罪魁:“苦参入齿,其气伤肾,能使人腰重。” “草药一味,气死名医”,这俗谚本是贫病无以寻医问药者的...
之前有读到指责沈括陷害苏轼的文章,作者是个坚定的苏东坡维护者。对我来说,因为不熟悉宋史,对他的了解也就是在诗文上头。诗文当然好,但为政不见得多么出色。我总觉得他太过浪漫主义。反观沈括,单就梦溪里面所言所想,可以看得出是一位实干家。以前很喜欢苏轼,现在更喜欢沈括这类人。再读梦溪笔谈,觉得官政部分真的太赞了。以前是不问世事的文艺青年,现在重读以前读过的,觉得有另一层务实的好。这是看山不是山。也许到了中年,会真的晓得老来惯看万事淡的心肠,又会像少年时那样喜欢读些没什么用处的书,这是看山仍是山。到老年,就一心一意养花弹琴下棋,漫待最后的永寂。
评分图书馆时代,版本不详,未买。这个需要补货滴~
评分: Z429.441/3150-2
评分宋朝的《知音+生活小百科》
评分爱看这种八挂小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