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中第五章第三节的“*”代表:左右结构的(黄主)
书摘第89页第二段第三行带*字打不出来,上边是山,中间是人,下边是子。
志怪笔记: “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讫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六朝之鬼神志怪书”) 《博物志》十卷:晋张华撰,地理博物琐闻。“...
评分魏晋南北朝 小说故事类的笔记 志怪笔记 《博物志》晋·张华 据说原书本为四百卷,晋武帝嫌它芜杂,叫张华删为十卷。今本仍分十卷,大约是后人所缀辑,已非本来面目。 继承《山海经》的系统发展而来,记地理博物的琐闻一类。其中有山、水、物产、异人、乐考、异闻、史补等项,分...
评分刘叶秋先生的《历代笔记概述》将文人的雅趣情怀毫不虚伪与敷衍的似春风般轻拂读者的心灵。笔端有纵横,烦恼皆抛弃,这样的大家小书系列确实可开解心智。以历史发展为线,将名家著作穿缀其间,一篇篇笔记透视出一段段过往的历程。生命的华章终在刘叶秋先生所攫取的如沧海一粟的...
评分中华传统文化这几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无论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还是其他卫视的此类节目,多是围绕着诗词来做文章,笔记小说之类说得并不多。所以要想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还真的有必要看一看刘叶秋的《历代笔记概述》。 刘叶秋是俞平伯的入室弟子,毕业于中国大学文学...
评分顾颉刚先生在《史学研究入门》中说,除了正史之外也要多读其他杂史,其中就包括了体例为笔记的杂史。中国的历代笔记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宝贵遗产,中国的成语、典故、正史的史料、小说的题材等等很多都取自笔记。 然而说起笔记类,似乎又更加复杂,虽然形式一样,内容却千变万化...
书中自有记事珠, 书中自有游仙枕, 书中自有燃犀烛, 书中自有续弦胶, 一日看完獭祭书, 路上行人买草回, 满城艾叶菖蒲香
评分可以当作笔记的叙录来用,介绍了几百种笔记。简评里有人说,一本书,引出无数种,抛石入水,千重浪起,确是的评。
评分有些评价稍有点意识形态化,总体还不错,简明指南。
评分北京出版社的品牌丛书——“大家小书”系列之一,作者刘叶秋长期供职于商务印书馆,是知名学者型编辑。本书将中国历代笔记分为小说故事、历史琐闻和考据辨证这三类,分别加以梳理和点评,涵盖全面,点评到位,实在是阅读中国古代笔记的按图索骥的工具类好书。
评分有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