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朝中有一位京营节度使,姓李名茂春,原籍浙江台州府天台县人,娶妻王氏,夫妻好善。李大人为人最慈,带兵军令不严,因此罢官回籍,在家中乐善好施,但一直没有儿子。李大人不愿纳妾,于是同妻子一起到永宁村北天台山国清寺拜佛求子。后果然灵验,喜得贵子,取名李修缘,修缘年幼时,目读十行,过目不忘,才学出众。平日喜看道书,到了十八岁,他看破红尘,立志出家。后拜元空长老为师,起名道济。道济坐祥坐颠,还有些疯。庙里独叫他颠和尚,外面又叫他疯和尚,讹言传说济颠僧。他在庙内不论见哪个和尚有钱就偷,有衣服偷出去就当了,吃酒,最爱吃肉。常有人说和尚例应吃斋,为什么吃酒?济颠说:"佛祖留下诗一首,我人修心他修口,他人修口不修心,为我修心不修口。"其实他本是奉佛法旨,所为度世而来的。于是有了一篇篇济公济困扶危,劝化众生的故事。本书是流传很广、深受好评的经典佳作。书中的故事生动有趣,语言文字简洁通俗。小说结构的安排、人物性格的塑造、思想情节的表达都别具特色、独树一帜。
济公活佛的一句口头禅:“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但鲜人知道济公活佛后面还有两句:“如果你学我,肯定下地狱”。
郭小亭無疑從水滸等書中提取了許多段子套在濟公身上。開枝散葉。
评分又一本对付马列毛邓的利器!觉得比电视剧里的故事多。现在唯一还能记得起的桥段也只有一个了,就是一个奸商年纪大了,突然良心发现,开始行善,但是儿子却挂了。为此他很苦恼,不是说“善有善报”么?遇到济公活佛后,活佛告诉他,他儿子其实是个败家子,正因为他改过自新了,他儿子才挂了。我不知道如果本着安慰他人的心出发,去跟丧子的人说这个故事,会不会被揍断腿。
评分枯木逢春,处处逢源,无巧不成书,凡人与神话同在,恰恰映照了穷人的期望和现实的苦难。最喜欢里面一波三折的抖包袱的说书方式。
评分比较粗糙,有些重复。
评分比较粗糙,有些重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