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日本文化 日本 社会学 菊与刀 人类学 文化 历史 社会
发表于2025-02-22
菊与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
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年生于纽约。原姓富尔顿(Fulton),其祖先曾参加美国独立战争。她本人大学时期主修英国文学。1919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类学,是Franz Boas的学生,1923年获博士学位。1927年研究印第安部落的文化,写成《文化的类型》(Patterns of Culture,1934年出版)一书。1940年著《种族:科学与政治》(Race:Science and Politics),批判种族歧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对罗马尼亚、荷兰、德国、泰国等国民族性的研究,而以对日本的研究,即《菊与刀》一书成就最大。战后,她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当代文化研究”,于1948年9月,病逝。
著名装逼书籍 中学生必读名著 哈哈哈
评分等级森严与耻感文化,身体享乐与情义难平
评分太片面了,我觉得日本文化“0解读的突破”是很多人将此书奉为经典的原因,第一次解读日本文化,作者没去过日本只接触了日本文学和日本俘虏,这种解读怎么可能全面?但是作为第一部这已经是一大步了,至于“经典”明显是国人跟风维护的名声。
评分人类学是这么有意思的学科呀!
评分虽然如部分日本学者指出的那样存在一些不适当的解释和错误认知,作为西方人的作者对东方文化的一些共性不够熟悉而全部视为日本特色,但仍然觉得切入点和很多问题很有价值。#メモ帳#看似态度暧昧实则根据场合立场分明;当矛盾无法调和时陷入迷茫状态,甚至激化上升为极端手段(对他人、对自身的攻击)以解决矛盾,实则是一种逃避的幻想;儿童期教育的重要性。看到一些地方跟自己的状态和心理有很多相似,到底是成长过程中出现过某些相似经历还是东方文化潜在的相似?(幼年时期的异文化接触、羞恥心とトラウマ)、如何分别自我典型与民族文化的区别?等。
收拾旧文档,看到这篇大一的作业,写的什么自己都不记得了,贴出来留个纪念吧~~ 《菊与刀》读书报告 阅读书籍 《菊与刀》 露丝﹒本尼迪克特 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07年11月版 一、作者及其学术生涯简介 1.作者生平 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是美国当代著...
评分死亡=悲哀=美,这是在日本人心目中的一个等式。 死亡在到来的那一刹那,如同樱花绚烂地飘落,这是美的极致,也是他们所想要的理想状态。在日本人的观念中,死亡意味着纯洁、干净和超脱。他们毫不畏惧死亡,坦然地面对死亡,欣赏死亡,而且他们像是在体验死亡,甚至乐于...
评分 评分这本短短200页最初只是作为一份美国人如何重建战后日本的战略研究报告,我用了5个小时把它读完。不能否认,日本已经从这本书的二战背景成长为重新野心勃勃的日本,正如很多读过这本书的人评价,任何时候读都会对日本了解又深刻一层,永远不会感觉过时。这是我们在硬盘里常...
评分在我看来,尽管本尼迪克特同学多次有意识地对照了中日两国的文化,但是她写到的那些日本特征还是有好多应该算在中国头上。比如重视等级秩序的传统,情义在社会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人们重视一些非功利的个人修行,以家庭伦理为核心的普遍价值观等等。 真正属于日本独特性的,应...
菊与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