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辑《读库》是2016年第三期,共有六篇文章。既有对日本东京独立书店的实地采访,也有对中国“三线建设”的回忆,此外还梳理了萧红的坎坷人生。本期中还关注了哥特式浪漫电影、比亚兹莱开启的书籍插图的黄金时代等。
在大型连锁书店和网络书店的冲击下,爱书人吉井忍带着疑问分别走访了日本SPBS、森冈书店、专注于选书的BACH公司以及今野书店,与创始人或店长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的安静坚持让人印象深刻。
艾苓及其母亲姜淑梅均有作品曾刊于《读库》。《毕业生》讲述艾苓的学生们毕业后多般景况,展示普通学生步入社会后,初次品尝生活的苦涩和欣喜。
“三线建设”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内地大规模的工业迁移和国防建设,继《读库1105》中刊发的《三线人》后,再次聚焦这一特殊年代的特殊事。本篇《三线轶事》回顾四川江油军工企业和研究单位的兴衰及三线人的生活起伏,让我们更接近这段历史及一个个活生生的三线人。
王鹤在《落红》里梳理了民国女作家萧红的坎坷人生。萧红以她的敏感性情与虚弱之躯,在“所谓现代化”的进程中,或伤筋动骨,或撕心裂肺。
《猩红山峰》一片集心理惊悚、哥特恐怖与诱惑浪漫于一体。洪韵为我们揭示这部影片的多重观影价值,将导演德尔•托罗的制作理念及所隐藏的深度主旨娓娓道来。
比亚兹莱为我们开启了插图的黄金年代。他使出版物可以华丽且廉价,让人们对出版物有了装饰审美的追求。
1东京书房没看。 2毕业生不想看,不太喜欢艾苓的文字。 3三线轶事也没看。 4落红讲述萧红一生短暂生命中跌宕起伏。在大时代的动乱里几乎每一天每一个年都不一样。总会有新奇的事,或许刚刚好起来,明年就又落寞。两个人相爱到分离又是多少悲欢离合,虽然说早知当初,何必如此。...
评分老六将《读库》定位于书而非杂志,但对于这本定期出版的杂志书,他在选择每辑的作品时,也会考虑刊发时机的因素。仅就近期而言,在春节前推出邓安庆的《回乡》(载于《读库1601》),在毕业季推出艾苓的《毕业生》,皆有此意。为此,他可以在接到稿件六天之内做出决断,将艾苓...
评分《读库1603》刊载了王鹤的一篇文章《落红》。讲述了作家萧红的一生。读完唏嘘不已。 萧红是独一无二的。但千万别活成她那样。 这里的“活”,指成年以后,能够独立思考,拥有自己的意志,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之后的“活”。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萧红的“活”就是个悲剧,而且是...
评分老六将《读库》定位于书而非杂志,但对于这本定期出版的杂志书,他在选择每辑的作品时,也会考虑刊发时机的因素。仅就近期而言,在春节前推出邓安庆的《回乡》(载于《读库1601》),在毕业季推出艾苓的《毕业生》,皆有此意。为此,他可以在接到稿件六天之内做出决断,将艾苓...
评分本期读库依然是六篇文章,本书基本上成了我旅行出差的首选读物,最近几本都是在出差途中阅读完的,书籍装帧非常轻便,拿在手中相当轻盈,虽然不比以前的读库更好看,但更适合现在快阅读的时代。 《东京书房》作者吉井忍,樱花树下,实地采访东京独立书店。可能因为自己从小居住...
2016年已读063。六篇五篇对口味。东京书房、复活哥特式浪漫不必说,三线轶事开拓视野,为线体而生(比亚兹莱),内容有点少。
评分这本书比上一本书耐读性稍强。最喜欢第一篇东京独立书店采访,读完之后有种阅读人生的感觉。仔细去看,每个人的故事都有我们生活中的影子。
评分东京书房尚可,落红又重温了一遍黄金时代。
评分休憩85th,东京书房一篇很美好,实体小书店在消亡的大趋势中艰难的生存着,我常去豆瓣和野草,知道他们的艰辛和不易,这样的角落如果消失,是巨大的遗憾。毕业生一篇也赞,角度上佳且容易引起共鸣。有关萧红的一篇为什么要出现呢?内容不过是有关萧红书籍中说了一次又一次那点事换个文艺点笔触的再描绘而已,题材来说更是烂大街,继林徽因热后萧红又被拉出来游街,坦白说她还不如林呢,至少林没有那么松的裤带,是不是只要贴个“民国才女”的标签就能保证畅销保证关注度啊,严重的审美疲劳,读库一贯特立独行,做他人不做的冷门美好题材,如今也来跟风吃屁,令人费解
评分今年读过最棒的一本读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