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力(朱苏力),祖籍江苏,1955年出生于安徽合肥。当过军人、工人,写过诗。1978年、1984年先后就读北京大学法律系本科和研究生;1985-1992年留学美国,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法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学问中国》(合作)(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阅读秩序》(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译著《法理学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宪政与分权》(三联书店,1997)、《司法过程的性质》(商务印书馆,1998)等多种。
目录
增订版前言
原版序
致 谢
深深嵌在这个世界中
为什么“朝朝暮暮”?
我和你深深嵌在这个世界之中
罪犯、犯罪嫌疑人和政治正确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把道德放在社会生活的合适位置
这里没有不动产
家族的地理构成
法律与科技问题的法理重构
透视中国农村的司法需求
阅读中国市场经济中的秩序
“法”的故事
“法”的故事
反思法学的特点
法学知识的分类
法学教育随想
知识的互惠与征服
曾经的司法洞识
悼念费孝通先生
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学术
阅读秩序
法律如何信仰?
认真对待人治
从政法的视角切入
民主与法治的张力
社群主义的挑战?
经济学帝国主义?
《新乡土中国》序
超越“不过如此”
路是漫长的;但,该上路了! 从不起眼的细节入手,用平实的语言和严格的经验分析,去开掘出当代中国社会法律变革中的一系列问题。 “有意义的质疑必须基于特定语境”我们要从历史的眼光语境化地理解先前的的各种制度的优劣利弊,而不是从今天的自我道德优越审视历史,把复杂的...
评分如今耳熟能详的观点原来苏力教授在20年前就已经写得通俗易懂又丝丝入扣。强调语词的正确性以强化“政治正确性”不仅不合情也不尊重个人自主性。制度往往是被追认的,是历史性的产物,诞生原因大多是斗争的结果而不是天生就有伟大意义的。人性中“爱有差等”的本性和社会的转型...
评分婚姻制度 认真想一下,就会发现,如果纯粹是两人之间的私事,那么无论是感情还是性,都无需婚姻这种法律的或习俗的认可。如果仅仅是情感,无论婚前的“求之不得,辗转反侧”,还是婚后的“恨不相逢未嫁时”,都无人谴责;反倒是常常得到人们的同情、欣赏甚至是赞美。即使是性行...
评分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 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事做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难欺天。 ——立足于诉讼者的效率需求,审判者的政治生态和意识形态,双向互惠,利益平衡,“一个制度的正当和 合理并不在于其是否百分之百有效,或是...
评分从一开始的《送法下乡》至《本土资源》再至《阅读秩序》乃至现在的该书,对苏力专著的偏爱是我无法摆脱(拒绝)的无奈。由此,我也购买了不少苏力的书,有《送法下乡》、《本土资源》、《阅读秩序》及他主持的关于波斯纳的译著文丛。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体现的是苏力一贯的...
在大一的时候狠狠fan过的人
评分生活总要继续下去,珍惜健康。
评分二读。这本就有些自我重复,以及对费孝通、波斯纳、福柯等人的观点在经验材料上的简单套用了。而脱离了个案材料、田野调查和史料,结构功能主义引导出来的想当然推论也不断出现了。
评分在大一的时候狠狠fan过的人
评分二读。这本就有些自我重复,以及对费孝通、波斯纳、福柯等人的观点在经验材料上的简单套用了。而脱离了个案材料、田野调查和史料,结构功能主义引导出来的想当然推论也不断出现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