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仍是这片雪域圣地的标签,多数人对西藏的认识仍停留于对“香格里拉”的幻想。
作者满怀对高原的痴迷与眷念,多次亲身入藏,以深沉关切的心灵,将目光对准最为普通的民众,记录他们在春夏秋冬最朴素、最真实、最生动的生活,感人至深。
行止作息、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八位真实人物的真实生活与身临其境的近距离描绘,让雪域的圣洁与美丽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个真实的西藏在转经筒的无声旋转中,在飘荡于千年圣地的嘹亮歌声中缓缓展开……
书云
作家,制片人。
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1982年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之后在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攻读国际关系,毕业后在英国从事电视制作,致力于让世界了解中国。导演的首部纪录片《半边天》讲述一家四代中国妇女的命运,获得瑞典“环球南北电视大奖”最佳纪录片奖。1997年,参与制作的《百年叱咤风云录》获得多项国际大奖。由她拍摄、讲述郑和下西洋的纪录片《1421年,中国发现了世界》,以及介绍中国历史文化的大型专题片《秦始皇》《长城》《魅力中国》等在西方引起普遍关注。
2006年6月,带领摄制组在西藏第三大城镇江孜,与八位普通藏族人朝夕相处一年,拍摄制作了五集电视纪录片《西藏一年》。该片2008年3月在英国广播公司播出后,迅速被加拿大、德国、芬兰、西班牙、阿根廷、南非等近二十个国家电视台订购,并在中国中央电视台和其他地方台播出。
因为去过江孜,所以对这本书很有感情!记得很早就看过《红河谷》,这个拍摄于江孜的电影深深的吸引了我。2010年去了西藏,书里的一个个画面把我带回了那个日落时到达的、又在日出时离开的县城。作者文笔很清新,很值得一读的书!我已经给几个朋友推荐过了。正在等着当当的《万...
评分一直向往西藏,却从未下定决心去出发. 在短途旅行的大巴上,读着这本书,不觉泪流满面. 这本不是一本悲伤的书. 只是作为藏族文化的局外人,我们总是愚昧的自大,尝试用自己的'先进文化'去批判他们的一切.总以为自己的高人一等.总以为我们是在拯救他们. 我们是否能够学会don't judge,...
评分这本书从序言就很吸引人。从序言里看得出,作者是一位有思想又敢于行动的女性,单单可以自如的运用英语写作这点,就让我为她加分许多。在下雨的公车上,我开始读,没两天便读完了。本书像是她拍摄《西藏一年》纪录片的拍摄笔记,有她的见闻、幕后故事、对西藏文化的观察、对宗...
评分去年就看完了那个6集的纪录片,Emule上有英文版下载,Youtube上也有在线可看,CCTV播放的中文版据说每一集剪掉了大概5,6分钟。anyway,片子非常好,尤其是背景音乐,内容,比偶之前看那些所谓的影视XX学电影好N多吖。网上盛传的评论是,这个纪录片得到了tibet issue掐架双方的...
评分因为去过江孜,所以对这本书很有感情!记得很早就看过《红河谷》,这个拍摄于江孜的电影深深的吸引了我。2010年去了西藏,书里的一个个画面把我带回了那个日落时到达的、又在日出时离开的县城。作者文笔很清新,很值得一读的书!我已经给几个朋友推荐过了。正在等着当当的《万...
纪录片《西藏一年》的同期书。五集纪录片,两百来分钟所无法讲到的内容,在这本书里有更多的记述。江孜作为西藏第三大城市,藏民的真实生活状态可从片中感受,在书中了解。
评分“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严酷的高原环境下,藏族人民繁衍且生生不息.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千年的习俗和信仰依然主宰着人们的生活。 这是一片新兴的土地:时代风气渐浸,人们直面变革,不惧挑战。这是一片希望的土地:人们辛勤劳作,积德行善,为了美好的未来。”
评分不看内容 单纯从文学角度讲 整书的结构散乱 详略不当 毕竟这本书也只是作为《西藏一年》这部记录片的辅助叙述工具 重点还是在纪录片 可读性非常高 基本上只用了三段时间就读完了 看得我很纠结 一方面不希望现代化的一些东西侵入那些淳朴的藏族人的生活 一方面又为他们面对疾病时的无助叹息 另一点的启示是对我们的道德伦理有了新的审视 藏族中兄弟甚至父子共一个妻子 在我们眼里似乎是乱伦 但伦理不也是逐渐在放开么?
评分我钦佩的是作者,她同时还是一个独立制片人,现居英国,一直在拍纪录片、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 虽然这本书其实差不多就是笔记,很多未能尽谈,但是促使我要把这部纪录片看了。以及,下次去西藏,要去江孜这座英雄城好好看看,这次只是路过,遗憾
评分想不到是女性作者。同名纪录片以及她的其他纪实作品值得一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