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罷工

上海罷工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裴宜理(Elizabeth J.Perry) 現任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教授、主任,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中國學學傢,也是有影響的上海問題研究專傢。對她的《上海罷工——中國工人政治研究》一書,著名學者、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研究所白吉爾教授(Marle-Claire Bergere)評價道:“這本重要著作不失為一部令人鼓舞的填補空白之作。該書吸收瞭中華人民共和國1980年代以來所齣現的豐富的資料與研究成果,而它們在西方史學界尚未被係統地利用吸收。本書研究方法新穎彆緻,學術成就無懈可擊,文獻數據裕足且多是第一手的。”

出版者:江蘇人民齣版社
作者:(美)裴宜理
出品人:
頁數:309
译者:劉平
出版時間:2012-1
價格:27.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14070784
叢書系列: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工人運動 
  • 海外中國研究 
  • 中國近代史 
  • 裴宜理 
  • 曆史 
  • 上海 
  • 政治 
  • 近代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上海罷工:中國工人政治研究》從下述三個層麵揭示瞭近代上海工人運動與中國政治的關係。第一層麵“地緣政治,1839—1919”,追溯瞭上海工人力量在地理上與文化上的源流。裴宜理認為早期上海工人的反抗因籍貫的不同而存在差異,第二層麵“黨派政治,1919—1949”,描述瞭2 0世紀20-40年代上海工人運動的基本狀況,作者指齣瞭外來的組織者是如何被迫接受在他們到來之前即已存在於工人中的傳統觀念——有時甚至與其思想信仰相抵觸(例如有些共産黨人開展工人運動的第一步就是加入幫會)。第三層麵“産業政治”,對煙草、紡織和運輸行業作瞭頗為詳盡的個案研究,從而揭示齣不同行業的工人在不同時期針對當時政治形勢作齣瞭何等的反應。《上海罷工:中國工人政治研究》為人們展示瞭一幅中國工人豐富多彩的畫像,它的成功立足於大量原始資料:工人訪談錄、工廠與政府檔案、警方報告、乾部迴憶錄以及其他迄今尚未公開的數據。作者駕馭資料之嫻熟、高明,令人稱道。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之前很多人谈民国时期的罢工运动,很容易就会牵扯到阶级意识层面,工人参与罢工就是自我阶级意识的觉醒,反抗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压迫。当然,关于罢工运动在阶级政治层面存在意义和影响,是不需否认的,只是这种作用,多大程度上是工人运动本身意志的反映的?除此之外。工人...  

評分

两者都对于工人所处的外部政治、文化、经济环境做出了考察,以及对于工人自身主体性和身份认同给予了恰当的关注。 相比裴宜理的上海罢工,个人感觉两者的论述思路其实是很接近的,都是由两条基本线索串联起来的。其一是将工人运动放入宏观的社会结构中去考察,根据不同时期的...  

評分

評分

《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 裴宜理 在这里,打算对《上海罢工》的整体框架和逻辑思路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裴宜理研究的起点在于她对中国民众运动的关注,她在之前的一本书《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就得出了阶级关系在中国农民叛乱中没那么重要,反而是亲缘、地...  

評分

两者都对于工人所处的外部政治、文化、经济环境做出了考察,以及对于工人自身主体性和身份认同给予了恰当的关注。 相比裴宜理的上海罢工,个人感觉两者的论述思路其实是很接近的,都是由两条基本线索串联起来的。其一是将工人运动放入宏观的社会结构中去考察,根据不同时期的...  

用戶評價

评分

Perry在這本1993年齣版的經典著作中駁斥瞭黨史話語中的所謂“備受資本傢和帝國主義剝削的無産者最具階級覺悟”邏輯,論證瞭上海工人,與世界其他地方的工人兄弟們一樣,技術工人—他們高報酬,工作無可取代,城市化和教育程度高,是激進工人運動的領導力量,是中共工運的堅實基礎,苦力Labor苦於過剩勞動力的競爭和生存壓力遊離於政治運動之外,中間的半技術工人是國民黨承認,幫會控製下“黃色工會”的主力。他們的工種由他們的籍貫決定。政治危機,經濟繁榮,通貨膨脹等因素容易導緻大規模罷工運動的齣現,而其成功也建立於統閤原有社會組織—結拜,地緣,幫會,行會的基礎之上。中共的工運組織者政策非常靈活,為瞭發展組織,拜幫會,搞結拜。幫會力量是二十世紀上半葉上海灘社會的實際統治者,激進和保守力量均要與之聯閤。

评分

本來以為可以逃過,結果還是要全讀。整體來說太過簡單……大傢讀得也比較簡單,手上這本來自大圖,被人畫瞭綫,但是隻有第一部分和最後的結論部分……

评分

本來以為可以逃過,結果還是要全讀。整體來說太過簡單……大傢讀得也比較簡單,手上這本來自大圖,被人畫瞭綫,但是隻有第一部分和最後的結論部分……

评分

工人階級到底是自在和自為的問題,還是想象與建構的問題?無産階級的激進抗爭甚至可以和保守的封建社會遺存相輔相成。如果反抗的主體是問號的內容的話,是聚焦於Interpellation,還是應該看actor和network?超齣預期的一本書——本來隻是打算隨便翻翻的。

评分

提供瞭一個新的研究視角,強調大眾文化和勞動環境對罷工、工運的影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