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与逍遥

拯救与逍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小枫
出品人:
页数:479
译者:
出版时间:2011-9-1
价格:5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61786161
丛书系列:华东师大刘小枫集(精装)
图书标签:
  • 刘小枫
  • 哲学
  • 思想史
  • 文化
  • 文学
  • 虛無主義
  • 中国
  • 随笔
  • 拯救
  • 逍遥
  • 哲思
  • 人生
  • 自我
  • 存在
  • 自由
  • 心灵
  • 觉醒
  • 东方智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拯救与逍遥》系刘小枫的代表作,曾引起中国学界很大的震动。本书讨论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并以比较的方式展开讨论。比较的双方是东西方的文化形态,其实质在于承担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之际的不同的价值和道路。

本书的比较并非坊间流行的泛泛之论,言约指博,而文辞犀利,在特定方面充分反应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争论。作者以其激情洋溢但不乏客观的态度对东方文明中诸因素作了深入探讨,并对西方文化语境中的特出人物与思想进行了详尽分析,彰显既往文化比较之误区乃至荒谬,以突显在本书中,作者所涉猎的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承担之际可能的希望与真理之路。

本书开篇分析了价值现象学的精神冲突;绪论研究了诗人自杀的意义,以下五章系统诠释了中西方思想在社会价值、文化背景、文学意义及思想形式上的异同。全书结构清晰、理论深刻、观点新颖,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文化背景、文学意义及思想形式上的异同。

作者简介

刘小枫,1956年生,四川重庆人。1978年入四川外语学院,获文学士学位;1982年入北京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 1985年到深圳大学中文系任教;1989年入瑞士巴塞尔大学,获神学博士学位。1993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山大学哲学系、重庆大学的教授。主要著作有《诗化哲学》(1986)、《拯救与逍遥》(1988)、《走向十字架上的真》(1994)、《这一代人的怕和爱》(1995)等。

目录信息

目录
引言 作为价值现象学的精神冲突
绪论 诗人自杀的意义
一 “天问”与超验之问
二 适性得意与精神分裂
三 走出劫难的世界与返回恶的深渊
四 希望中的绝望与绝望中的希望
五 担当荒诞的欢乐与背负十字架的苦行
名词索引
人名索引
编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刘小枫老师的《拯救与逍遥》,我读了两次,都没读完,第二次甚至只是翻了几页就停手。 耶稣的生命是圣洁的,用自己的生命承担一切生命的苦与罪。这是如何一条光辉灿烂的路……但,圣洁的生命决不会令其他的真实的饱满的生命失去其价值,这是我的观点。也许这只是因为我对先生也...  

评分

很久以前写的,写在别处。 事先声明,我学经济的,对哲学没什么了解,书看的也很少。所以,就当我是瞎说。欢迎批评指正。我写了这些话,其实心虚的很。。。。 贴在这里,就是为了好整理。 另:说实话,最后一章有好些地方没有看懂 西方的精神分裂 一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评分

读这本书涉及一场对话,东西文化精神的对话,所谓的对话只能是在同一个平面上进行的,所用于比较之间的东西就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即使我并不完全认同这本书中所写,也不能否认它是一本充满着思想与智慧的奇书,从中可以领略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思维方式。我们或许受来自传统的一种...  

评分

评分

1)本我,自我,超我的冲突的解决,一是满足本我的需求,恶的放纵,虚空。二是压抑超我,即停止追问绝对的超越,以减轻不得的苦楚,超然。 人依靠自身确立意义,要么承受恶与虚无,在荒诞中游荡,要么自杀。或者以审美的超然沉浸在人世,不去追问绝对的精神,以此自欺。而基督...  

用户评价

评分

果然重看就脱粉了。搞了点现象学的东西来分析中西文学。夹带私货,传教立场太明显。文笔很好。中哲部分看着有些尴尬。

评分

我坦然,我读不懂······

评分

刘小枫一家之言,受益匪浅。越往后越难读,前边东西文明比较还能依据常识来比附,但最后批判萨特虚无主义,就只能半信半疑了。

评分

果然重看就脱粉了。搞了点现象学的东西来分析中西文学。夹带私货,传教立场太明显。文笔很好。中哲部分看着有些尴尬。

评分

诗人的自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