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与逍遥

拯救与逍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小枫
出品人:
页数:479
译者:
出版时间:2011-9-1
价格:5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61786161
丛书系列:华东师大刘小枫集(精装)
图书标签:
  • 刘小枫
  • 哲学
  • 思想史
  • 文化
  • 文学
  • 虛無主義
  • 中国
  • 随笔
  • 拯救
  • 逍遥
  • 哲思
  • 人生
  • 自我
  • 存在
  • 自由
  • 心灵
  • 觉醒
  • 东方智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拯救与逍遥》系刘小枫的代表作,曾引起中国学界很大的震动。本书讨论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并以比较的方式展开讨论。比较的双方是东西方的文化形态,其实质在于承担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之际的不同的价值和道路。

本书的比较并非坊间流行的泛泛之论,言约指博,而文辞犀利,在特定方面充分反应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争论。作者以其激情洋溢但不乏客观的态度对东方文明中诸因素作了深入探讨,并对西方文化语境中的特出人物与思想进行了详尽分析,彰显既往文化比较之误区乃至荒谬,以突显在本书中,作者所涉猎的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承担之际可能的希望与真理之路。

本书开篇分析了价值现象学的精神冲突;绪论研究了诗人自杀的意义,以下五章系统诠释了中西方思想在社会价值、文化背景、文学意义及思想形式上的异同。全书结构清晰、理论深刻、观点新颖,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文化背景、文学意义及思想形式上的异同。

作者简介

刘小枫,1956年生,四川重庆人。1978年入四川外语学院,获文学士学位;1982年入北京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 1985年到深圳大学中文系任教;1989年入瑞士巴塞尔大学,获神学博士学位。1993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山大学哲学系、重庆大学的教授。主要著作有《诗化哲学》(1986)、《拯救与逍遥》(1988)、《走向十字架上的真》(1994)、《这一代人的怕和爱》(1995)等。

目录信息

目录
引言 作为价值现象学的精神冲突
绪论 诗人自杀的意义
一 “天问”与超验之问
二 适性得意与精神分裂
三 走出劫难的世界与返回恶的深渊
四 希望中的绝望与绝望中的希望
五 担当荒诞的欢乐与背负十字架的苦行
名词索引
人名索引
编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尼采说:“上帝死了”,福柯也说:“人死了”。   十字架还在。十字架上的真还在,它需要人去觅寻。十字架上的信仰关注的是作为人的个体生存的彼岸在体性。走向十字架上的真,人才能走出精神的困境……  

评分

刘小枫作为学者,以独有的学习经历、个人魅力,在思想界傲视群雄,成绩斐然。关于《拯救与逍遥》,我没读过80年代的版本,据说修订版几乎面目全非了,猜想时过境迁,应该不会那么剑拔弩张了,许是轻松些,但我却错了,只要关于人类精神的话题,能轻松的实在不多,刘小枫自然...  

评分

读这本书涉及一场对话,东西文化精神的对话,所谓的对话只能是在同一个平面上进行的,所用于比较之间的东西就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即使我并不完全认同这本书中所写,也不能否认它是一本充满着思想与智慧的奇书,从中可以领略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思维方式。我们或许受来自传统的一种...  

评分

评分

最近真的处于纠结的惶恐的状态,不仅仅是因为意识到人活着的虚空的状态,更是因为意识到人的局限,在自然面前,人到底算什么?脆弱不受保护地来,艰辛而又充满不确定性。 我们现在面临着这样的窘境:并不是所有人都在思考或者愿意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在这样一个物质充盈的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坦然,我读不懂······

评分

此书颇具启发性,刘小枫从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出发论述东西方思想价值判断的冲突和取舍。其整体论述具其自身的完整性与系统性,但我认为最出彩也是最让我引发共鸣的一章还是绪论《诗人自杀的意义》,它是整本书的线索,是其精神主旨的揭示。它直言了如是的困境:“为了信念而活的诗人终于自杀了,虚无主义已侵入诗人的骨髓,所有传统的价值信念都进入了末日审判时代”。但同时这本书固也有不足,整本书宛若一部大型阅读理解,部分观念主观性过强。且《天问》一章的旁征博引让我觉得略显臃肿,大可精简一些。故我们大可以批判的观念去审视这本书,毕竟著书本就是作者抒发主观看法的方式,但书中提出的严峻的冲突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诚是需我们不得不进行颇为沉重的思索:面对人生与生俱来的欠然应如何找寻绝对的精神?故何处为完满,何处为终结,何处为救赎?

评分

活一万年你也不厌倦

评分

果然改动好大。。。要通过分析两个版本之间的不同来了解刘小枫的转向,工作量很大的。。

评分

前几章可以看到宗导课程的源头,第四、五章尤好,关于虚无主义的渊源,西方哲学的脉络和基本精神……但觉得中国方面可能有些……牵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