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1894~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和投资思想家,投资大师,“现代证券分析之父”,价值投资理论奠基人。格雷厄姆生于伦敦,成长于纽约,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著有《证券分析》(1934年)和《聪明的投资者》(1949年),这两本书被公认为“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投资圣经”,至今仍极为畅销。格雷厄姆不仅是沃伦`巴菲特就读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院的研究生导师,而且被巴菲特膜拜为其一生的“精神导师”,“血管里流淌的血液80%来自于格雷厄姆”。格雷厄姆在投资界的地位,相当于物理学界的爱因斯坦,生物学界的达尔文。作为一代宗师,他的证券分析学说和思想在投资领域产生了极为巨大的震动,影响了几乎三代重要的投资者。如今活跃在华尔街的数十位上亿的投资管理人都自称为格雷厄姆的信徒,因此,享有“华尔街教父”的美誉。
这是一本投资实务领域的世界级和世纪级的经典著作,自从1949年首次出版以来,本书即成为股市上的《圣经》,本书是格雷厄姆1973年的第四版。
本书首先明确了“投资”与“投机”的区别,指出聪明的投资者当如何确定预期收益。本书着重介绍防御型投资者与积极型投资者的投资组合策略,论述了投资者如何应对市场波动。本书还对基金投资、投资者与投资顾问的关系、普通投资者证券分析的一般方法、防御型投资者与积极型投资者的证券选择、可转换证券及认股权证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本书后面,作者列举分析了几组案例,论述了股息政策,最后着重分析了作为投资中心思想的“安全性”问题。
本书主要面向个人投资者,旨在对普通人在投资策略的选择和执行方面提供相应的指导。本书不是一本教人“如何成为百万富翁”的书籍,而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投资的原理和投资者的态度方面,指导投资者避免陷入一些经常性的错误之中。
巴菲特说他19岁读了此书,而我19岁时开始投资,直到24岁才读了此书。说真的,我原以为该书写得晦涩难懂,时代又久远,但读过后书的内容比我想象得要与时俱进,该书的最后一版1970年离现在也不算太远。 如果格雷厄姆不是证券分析的先驱,而放在现在,那该书的我给的评...
评分这本书不是教你如何在市场上获利的一些方法,而是以一个智者的方式说明什么是投资和投机,同时告诫远离投机,用智慧的方式对待市场。
评分以此作为今年读书的暂结。 重读,真正打动我的是一句话:买入好企业,忘掉股市。 一句话,够了。 忘掉。 居然太短无法发表。 忘掉股市,恰恰不能忘的是企业。在合理的价格买入,确实应该忘掉股市。再说一遍,这不是自我安慰,而是事实如此,的确如此,只能如此。企业的成长会把...
评分可以说,贯穿整本书,格雷厄姆所要告诉读者的是:如何不愚蠢地投资。在投资成功者的光环覆盖所有普通家庭,每个人都疯狂地认为投资即可赚钱的时代,这本书的内容却是告诉读者,什么样的投资会亏损,是愚蠢的投资,不要去效仿,然后才提及如何聪明地投资。 全书并没有涉及复杂...
评分防御: 防御型证券统计要求: 1)相当的规模; 2)足够强劲的财务状况; 3)至少过去20年内连续支付股息; 4)过去10年内没有负的利润; 5)10年内每股利润至少增长1/3; 6)股价不高于净资产价值的1.5倍; 7)过去3年内的平均市盈率不超过15倍。 防御型投资策略: 1)买入一只...
并没有通读,而是将自己觉得对目前美股投资最有用的部分读了,也看了组合投资的一些方法。总的来说,因为FB的一点点经验让我对格雷厄姆的话有了更深的共鸣,尽管他并没有提出一个“A+B=涨”这样确切的程式,那些带有概率、可能的话倒是更让我觉得真诚可靠。投资不是投机,它甚至不由市场决定,而是心态、眼光以及基于真实记录的分析。好玩的是,我是在威尼斯人赌场中通宵看完的这本书(我承认效率不高)。我还会回过头来再看,当我要投入更多钱和精力在投资上的时候。
评分格雷厄姆的传世佳作,价值投资的经典之作!
评分20160328。
评分经典之作
评分不听老人言 吃亏在眼前 大道至简 可惜听不见看不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