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科技十五講

當代中國科技十五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楊小明
出品人:
頁數:275
译者:
出版時間:2011-11
價格:35.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20810261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科學技術
  • 當代中國科技
  • 科技發展
  • 十五講
  • 科技史
  • 科技創新
  • 中國科技
  • 學術著作
  • 科普讀物
  • 教育類
  • 社會科技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改革開放,是一場偉大而全新的革命。它不僅全麵地變革瞭中國社會,而且深刻影響著人類的曆史。撬動當代中國曆史車輪隆隆前行的有力杠杆,正是科學技術。當年有感於科學技術在工業革命中的偉大力量,馬剋思“把科學首先看成是曆史的有力杠杆,看成是最高意義上的革命力量”。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共産黨人繼承並發展瞭馬剋思主義科學技術是生産力的根本觀點,遵循“改革開放一解放生産力一科學技術”這一“環形三角”的曆史邏輯,在改革開放的宏偉實踐中,從“科學技術是生産力”、“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到“科教興國”,再到“人纔強國”、“建設創新型國傢”,逐漸深化和發展瞭馬剋思主義的科學技術觀,在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的曆史實踐中又跨越瞭一大步。

這本《當代中國科技十五講》由楊小明、賈爭卉和龐雪晨著,從“輝煌成就”、“科技功能觀”、“科技人纔觀”、“科學文化觀”、“科技戰略觀”、“科技政策觀”、“科技發展觀”、“科技倫理觀”、“科普教育觀”、“反對僞科學”、“能源科技”、“空間科技”、“信息科技”、“生物科技”以及“科技大展望”等15個專題入手,以對話體例對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的中國科技曆程進行瞭全景式的迴顧、發掘和展望,旨在反思曆史、把握現在並放眼未來。

《當代中國科技十五講》適閤科技史、科技哲學專業師生、研究人員等閱讀。

著者簡介

楊小明,男,甘肅武都人,1964年12月生。1986年7月,廈門大學生物係本科畢業;1988年7月,華東師範大學自然辯證法研究生畢業;1996年7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自然科學史博士畢業,師從我國著名老物理學傢錢臨照院士、科技史專傢張秉倫教授。現為上海東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紡織學院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國傢重點學科山西大學科學技術哲學研究中心專職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清代浙東學派與科學》、《山西科技史(上部)》(主要執筆,獲山西省第六屆“五個一”工程奬)、《科學史應用教程》(閤著)、《大道無言——〈係統辯證學〉解讀》(閤著)、《中國科技十二講》(閤著)等著作,以及科技史、科技哲學、哲學、曆史學等學術論文60餘篇。賈爭卉(1972- ),女,山西原平人。1996年以全年級專業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從山西大學音樂學院本科畢業;2005年碩士研究生畢業於山西大學音樂學院音樂學專業(鋼琴方嚮),師從張瑞蓉教授,因成績優異留校任教。現為山西大學音樂學院鋼琴係骨乾教師,山西大學科學技術哲學研究中心在讀博士研究生。任山西省音樂傢協會會員,第九屆山西省青聯委員,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理事。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國音樂》、《科學技術哲學研究》、《自然辯證法通訊》等國內重要學術期刊發錶論文10餘篇龐雪晨(1985- ),女,北京市人。2007年本科畢業於浙江工商大學編輯齣版學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2009年研究生畢業於昆明理工大學科學技術哲學專業,獲哲學碩士學位。現為山西大學科學技術哲學研究中心在讀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嚮為中國科技史、地方科技史、科技傳播。

圖書目錄

第一講山中方七日,世間數韆年——當代中國的科技成就
新中國:初升的太陽
不改革,死路一條
“科學的春天”
改革:第二次革命
而今邁步從頭越
當代中國科技的巨大成就
第二講科技藏錦囊,力寡見功多——當代中國的科技功能觀
曆史上的科技功能觀
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講科技生産力。人纔第一因——當代中國的科技人纔觀
知識分子——最可愛的人
80年代:愛“知”的歲月
90年代:短暫的迷惘
腦體正掛與人纔強國
從“科學救國”到“科教興國”
第四講科學與人文,雙翅齊翱翔——當代中國的科學文化觀
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
科學與人文:新的統一
當代科學人文觀的演進
第五講科技大發展,戰略是基礎——當代中國的科技戰略觀
國傢科技發展戰略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
科教興國,人纔強國
第六講科技要進步,政策需先行——當代中國的科技政策觀
科技政策麵麵觀
改革開放後的科技政策
科技立法
國際閤作
第七講落後要引進,創新求發展——當代中國的科技發展觀
引進與創新
引進是為瞭更好的創新
政府在科技轉化過程中地位的演變
基礎研究不容偏廢
第八講科學無禁區,技術應限製——當代中國的科技倫理觀
生物技術不容濫用
可持續發展,解決人與自然矛盾
科學無禁區,技術應限製
第九講開智重科普,關鍵娃娃起——當代中國的科普教育觀
科普的重要性
中國科普的艱難曆程
農村科普,服務“三農”
科學教育關鍵要從娃娃抓起
第十講反對僞科學,風雨三十年——當代中國的“反僞”路
“特異功能”:“反僞”的開端
僞科學:“僞”在何處
中國僞科學變種30年
“反僞”:風雨30年
第十一講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當代中國的能源科技
為能源而戰:能源是國傢的血液
中國能源安全:不容樂觀
新能源:解決能源危機之鑰
環保型燃燒性能源:傳統能源的替代
非燃燒能源:未來能源的補充
開源節流,解決能源危機
第十二講上天攬明月,把劍舞長空——當代中國的空間科技
空間技術:科技百寶箱
空間技術:國之盾牌
前景廣闊的“北鬥”衛星導航係統
上天攬明月,把劍舞長空
第十三講信息織新網,聯接你我他——當代中國的信息科技
計算機技術:當代信息技術的基礎
“中國芯”:中國信息技術發展的“靈魂”
網絡: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網絡化:數字化時代即將到來
第十四講栽花花不開,插柳柳成蔭——當代中國的生物科技
人造生命:生物科技的大躍進
剋隆魚:我們永遠的傷痛
豐産作物的希望:生物技術
剋隆動物:希望與危機
現代生物技術:前途不可限量
第十五講金牛如意去。瑞虎吉祥來——當代中國的科技大展望
當代科技發展的趨勢與我國的現狀
中國的遠景規劃
中國傳統文化與未來科技發展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