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科技十五讲

当代中国科技十五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杨小明
出品人:
页数:275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1
价格:35.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20810261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科学技术
  • 当代中国科技
  • 科技发展
  • 十五讲
  • 科技史
  • 科技创新
  • 中国科技
  • 学术著作
  • 科普读物
  • 教育类
  • 社会科技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而全新的革命。它不仅全面地变革了中国社会,而且深刻影响着人类的历史。撬动当代中国历史车轮隆隆前行的有力杠杆,正是科学技术。当年有感于科学技术在工业革命中的伟大力量,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根本观点,遵循“改革开放一解放生产力一科学技术”这一“环形三角”的历史逻辑,在改革开放的宏伟实践中,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科教兴国”,再到“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逐渐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实践中又跨越了一大步。

这本《当代中国科技十五讲》由杨小明、贾争卉和庞雪晨著,从“辉煌成就”、“科技功能观”、“科技人才观”、“科学文化观”、“科技战略观”、“科技政策观”、“科技发展观”、“科技伦理观”、“科普教育观”、“反对伪科学”、“能源科技”、“空间科技”、“信息科技”、“生物科技”以及“科技大展望”等15个专题入手,以对话体例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中国科技历程进行了全景式的回顾、发掘和展望,旨在反思历史、把握现在并放眼未来。

《当代中国科技十五讲》适合科技史、科技哲学专业师生、研究人员等阅读。

作者简介

杨小明,男,甘肃武都人,1964年12月生。1986年7月,厦门大学生物系本科毕业;1988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自然辩证法研究生毕业;1996年7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然科学史博士毕业,师从我国著名老物理学家钱临照院士、科技史专家张秉伦教授。现为上海东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纺织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重点学科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专职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清代浙东学派与科学》、《山西科技史(上部)》(主要执笔,获山西省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科学史应用教程》(合著)、《大道无言——〈系统辩证学〉解读》(合著)、《中国科技十二讲》(合著)等著作,以及科技史、科技哲学、哲学、历史学等学术论文60余篇。贾争卉(1972- ),女,山西原平人。1996年以全年级专业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从山西大学音乐学院本科毕业;200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山西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钢琴方向),师从张瑞蓉教授,因成绩优异留校任教。现为山西大学音乐学院钢琴系骨干教师,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在读博士研究生。任山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第九届山西省青联委员,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理事。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音乐》、《科学技术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等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庞雪晨(1985- ),女,北京市人。2007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工商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09年研究生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现为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科技史、地方科技史、科技传播。

目录信息

第一讲山中方七日,世间数千年——当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新中国:初升的太阳
不改革,死路一条
“科学的春天”
改革:第二次革命
而今迈步从头越
当代中国科技的巨大成就
第二讲科技藏锦囊,力寡见功多——当代中国的科技功能观
历史上的科技功能观
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讲科技生产力。人才第一因——当代中国的科技人才观
知识分子——最可爱的人
80年代:爱“知”的岁月
90年代:短暂的迷惘
脑体正挂与人才强国
从“科学救国”到“科教兴国”
第四讲科学与人文,双翅齐翱翔——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观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科学与人文:新的统一
当代科学人文观的演进
第五讲科技大发展,战略是基础——当代中国的科技战略观
国家科技发展战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第六讲科技要进步,政策需先行——当代中国的科技政策观
科技政策面面观
改革开放后的科技政策
科技立法
国际合作
第七讲落后要引进,创新求发展——当代中国的科技发展观
引进与创新
引进是为了更好的创新
政府在科技转化过程中地位的演变
基础研究不容偏废
第八讲科学无禁区,技术应限制——当代中国的科技伦理观
生物技术不容滥用
可持续发展,解决人与自然矛盾
科学无禁区,技术应限制
第九讲开智重科普,关键娃娃起——当代中国的科普教育观
科普的重要性
中国科普的艰难历程
农村科普,服务“三农”
科学教育关键要从娃娃抓起
第十讲反对伪科学,风雨三十年——当代中国的“反伪”路
“特异功能”:“反伪”的开端
伪科学:“伪”在何处
中国伪科学变种30年
“反伪”:风雨30年
第十一讲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当代中国的能源科技
为能源而战:能源是国家的血液
中国能源安全:不容乐观
新能源:解决能源危机之钥
环保型燃烧性能源:传统能源的替代
非燃烧能源:未来能源的补充
开源节流,解决能源危机
第十二讲上天揽明月,把剑舞长空——当代中国的空间科技
空间技术:科技百宝箱
空间技术:国之盾牌
前景广阔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上天揽明月,把剑舞长空
第十三讲信息织新网,联接你我他——当代中国的信息科技
计算机技术:当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中国芯”:中国信息技术发展的“灵魂”
网络: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网络化:数字化时代即将到来
第十四讲栽花花不开,插柳柳成荫——当代中国的生物科技
人造生命:生物科技的大跃进
克隆鱼:我们永远的伤痛
丰产作物的希望:生物技术
克隆动物:希望与危机
现代生物技术:前途不可限量
第十五讲金牛如意去。瑞虎吉祥来——当代中国的科技大展望
当代科技发展的趋势与我国的现状
中国的远景规划
中国传统文化与未来科技发展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