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哲学经典研读

科学技术哲学经典研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刘大椿
出品人:
页数:399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0
价格:4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300143484
丛书系列:哲学元典选读丛书
图书标签:
  • 科学技术哲学
  • 科学哲学
  • 哲学
  • 技术哲学
  • 科哲
  • 教材
  • 指导书
  • 方法论
  • 科学哲学
  • 技术哲学
  • 哲学史
  • 经典著作
  • 科学史
  • 技术史
  • 思想史
  • 西方哲学
  • 理论研究
  • 学术著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科学技术哲学经典研读》以开放的视野,从科学哲学,技术哲学,自然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科学思想史诸方面勾勒出该学科五条基础研究进路,从繁多的经典著作中撷取精髓,精选出24篇基本文献.既强调文献的经典性,又兼顾当代思考的诉求与探索性,《科学技术哲学经典研读》着重分析每种进路的方法与思想沿革.对每篇经典文献妥加研议.使科学技术哲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重要问题得以突显,是学习科学技术哲学的精要读本,并为不同需求的读者提供了多种阅读序列,《科学技术哲学经典研读》亦可作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文献研读课的参考教材。

作者简介

刘劲杨,男,1973年出生,四川成都人,哲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自然辩证法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2001年作为博士候选人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学习科学技术哲学,师从刘大椿先生。2004年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主要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复杂性、系统科学等交叉研究。作为主要完成者,曾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级与省部级课题,并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光明日报》、《自然辩证法通讯》等重要学术期刊与报刊发表《复杂性与非决定论》、《整体论误区及其局限》等学术论文。

刘大椿,哲学家。江西于都人,1944年5月出生于贵州安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哲学院教授,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在科学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以及交叉学科研究等方面卓有建树。主要著作有:《新学苦旅:中国科学文化兴起的历程》(1995,2003)、《科学哲学》(1998,2007)、《科学技术哲学导论》(2000,2005)、《在真与善之间:科技时代的伦理问题和道德抉择》(2000)、《科学活动论互补方法论》(2002)、《转型驱动力: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2002)、《自然辩证法概论》(2004,2008)、《从中心到边缘:科学、哲学、人文之反思》(2006)、《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交叉学科》(2008)、《从辩护到审度:马克思科学观与当代科学论》(2009)。

目录信息

第一章 科学哲学 导言 一、波普尔:关于人类知识的三种观点 二、库恩:科学发现的历史结构 三、拉卡托斯:科学史及其合理重建 四、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 五、布鲁尔:知识社会学中的强纲领 六、苏珊·哈克:既非神圣亦非骗局:批判常识主义的宣言第二章 技术哲学 导言 一、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 二、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 三,伊德:技术现象学 四、芬伯格:技术的工具理论和实体理论第三章 自然哲学 导言 一、石里克:自然哲学的任务 二、柯林伍德:自然的观念 三、贝塔朗菲:机体论概念 四、玻尔:量子物理学和哲学——因果性和互补性 五、罗尔斯顿:生态伦理是否存在?第四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导言 一、默顿:新科学的动力 二、布什: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 三、巴伯:自由社会和极权社会中的科学 四、斯诺:里德演讲 五、英国皇家学会:公众理解科学的重要性第五章 科学思想史 导言 一、柯瓦雷:伽利略研究 二、萨顿:科学的历史 三、席文:为什么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是否没有发生? 四、麦克莱伦第三、多恩: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世界 拓展阅读书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看过几篇。

评分

看过几篇。

评分

配合学习用的,看完明白了自己到底喜欢的是科学哲学还是技术哲学

评分

配合学习用的,看完明白了自己到底喜欢的是科学哲学还是技术哲学

评分

各个领域都有覆盖 选编是不错的 可惜有些文章的翻译比较糟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