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调

格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保罗•福塞尔(Paul Fussell),作家、文化批评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英语系荣休教授、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曾任教于德国海德堡大学、美国康涅狄格学院和拉特格斯大学。福塞尔的写作题材宽泛,包涵18世纪英语文学研究、美国等级制度评论、战争记忆等。福塞尔在1975年所著的《“一战”和现代记忆》一书,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和“美国国家书评奖”,并被美国兰登书屋“现代丛书”编委会收入“20世纪100本最佳非虚构类图书”。

出版者: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作者:[美] 保罗·福塞尔
出品人:后浪
页数:310
译者:梁丽真
出版时间:2011-10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0039515
丛书系列:保罗·福塞尔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文化 
  • 美国 
  • 社会 
  • 生活品味 
  • 格调 
  • 保罗·福塞尔 
  • 社科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精确而刺痛人的社会等级指南,畅销三十年的品味评判毒舌之作

真正的格调超然于等级之外

等级是什么?为什么约翰•肯尼迪在电视上看到理查德•尼克松时一脸吃惊地冲他的朋友说:“这家伙一点没档次”?

等级是刻意忽视也无法否认的现实存在,不仅体现在容貌、衣着、职业、住房、餐桌举止、休闲方式、谈吐上,也不仅仅是有多少钱或者能挣多少钱。等级是一系列细微事物的组合,很难说清楚,但正是这些细微的品质确立了你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评判等级的标准绝非只有财富一项,风范、品味和认知水平同样重要。

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敏锐的观察、鞭辟入里的分析、机智幽默的文笔,将美国社会中的社会等级现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对三六九等人的品味作了细致入微的对比,引人发笑又富于启发性。书中对美国社会的诸多描述无不折射出当下中国的众生百态,因此本书也可作为观察中国社会的一面明镜。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最早,这本书是“另类丛书”中的一本,估计因为大卖,后来又开始单独发行。 书里面的道理,其实只用两句话就可以概括。 1.经济能力决定品味。 2.每个人都不想扮演自己。 第二句话书里面已经说的很明白,底层试图装扮为中层,中层试图装扮为上层,上层试图装扮成顶层,顶层希...  

评分

看完《格调》,萌生奇怪的想法,觉得非工作时间依赖于电脑的人属于贫民阶层(原谅我,无意冒犯)。对于中产阶级或者上层阶级来说:上网看新闻不如买报纸;浏览八卦不如买杂志;看电影不如去电影院;网聊不如开派对;打游戏不如郊游;浏览微博不如晒太阳;网购不如去商场;写博...  

评分

(一)拨乱反正--回归社会学 社会学衡量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大多参考三个指标:社会财富(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以及职业声望,这个就是社会经济地位(SES)。 社会学上关于社会等级的讨论首先可以回溯卡尔马克思,在马克思的“阶级”概念下,包含以下几个含义: 1、阶级...  

评分

评分

身份焦虑也是繁荣的动力 辉格 2013年12月28日 http://headsalon.org/archives/4889.html 我从未料到会有这样一本书,它谈论的是美国社会,其中观点却更适用于当前中国社会,但保罗·福塞尔(Paul Fussell)出版于1983年的《格调》(Class: A Guide Through the American Statu...  

用户评价

评分

嘴上政治正确,心中等级森严,虚伪的中产阶级。

评分

好贱啊哈哈哈哈

评分

活出自我,不要让自己被一个阶层、一堆标签给定义了。

评分

不要太好看。从此列为第一批评家。如果说这是左派,那我是理解了为什么左派如此受欢迎和可爱;如果这是社会学,为什么我大学四年全读的是那样佶屈聱牙的“社会学”?

评分

Class 就是等级,瞎扯再多也改变不了翻译书名“格调”哗众取宠的事实。还有,hulk 是绿巨人,不是“庞然大物”。谈吐一节中中产阶级的用词失误请新东方参考作为托福培训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