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鲁迅”全国有奖征文活动开始啦,参赛细则请关注下方论坛公告。
在这本书中,你所了解到的是一个不同于教科书上的鲁迅:
他和我们一样讨厌蚊子 ——
老版,即便都是吸血动物,我最讨厌蚊子了。嗡嗡嗡的,吵死了。吸饱了血肚子鼓鼓的,也不怎么动只会慢慢地转来转去。那样子, 真让人感到滑稽可笑。
——摘自本书《先生那些话》
他也会像孩子一样发牢 骚— —
老版,《海上述林》还没到吗?都已经十月份了,这帮人都在搞什么啊?明明说好五月份出版的,这态度简直就是马马虎虎嘛……你们是打算等读者也死掉吗?
——摘自本书《先生那些话》
他是一个宠爱孩子的父亲——
随着海婴一天天长大,时不时我就会看见先生手上拿着颜色漂亮的赛璐珞玩具回家,而且先生手上的玩具还不停地变化着。
——摘自本书《“爸爸、妈妈、弟弟”》
他也会哭——
《阿Q正传》发表的时候,先生受到全国各界反对派的攻击,处于孤军奋战的最艰难时期。记得正是那时,先生给我看了一首他的述怀诗。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摘自《自嘲》
当时听完先生的解说,我哭了。抬头看先生,他也正在哭。但是,他的眼泪绝对不同于我的眼泪。
——摘自本书《参观鲁迅故居》
内山完造(1885—1959):
日本冈山人,自起汉名邬其山,主要作品有《上海夜话》、《上海漫语》、《上海风语》、《上海霖语》、《活中国的姿态》等。 1917—1947年在中国上海经营内山书店。内山书店是文艺漫谈会的发源地,夏衍评价其为“追求光明的中国知识分子和青年 学生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1927年内山完造与鲁迅结识,相交十年,是鲁迅生前最信任的日本友人。他曾多次掩护、帮助鲁迅等进步作家,并提供经济支援。鲁迅临终前的最后一封信便是写给内山完造的。
本书中收录了45篇内山完造关于鲁迅的回忆文章,此前基本未在民国以后的刊物上发表。
知识分子如何“新生” ——内山完造《我的朋友鲁迅》断想三束 国家玮 一 鲁迅的爱情观 时间性的确...
评分我不止一次从家里偷粮食拿到集上去粜。 一次秋天我们放完忙假,英语老师检查他布置的家庭作业,说没做完的他要罚钱,结果包括我在内有十来个同学都没做完作业,就罚了每人两块钱。我不敢回家向父母要,就偷了两三斤黄豆一粜,刚好两块多,剩下的我买了一支钢笔,我不知为什么,...
评分读过鲁迅书的人可能对内山书店这个名字不会陌生,鲁迅从1927年到上海居住, 1936年病逝于上海家中,近十年时间里曾经去过内山书店五百次以上,买过上千本书,而且鲁迅在日记中、书中都多次写到过这家书店和这家书店的老板——日本人内山完造,并曾写文章为谣传中的“日本特务”...
评分鲁迅,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或者某种程度的革命史上都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因为各种塑造,鲁迅有着各种各样的形象。在小崔为内山完造的这本《我的朋友鲁迅》写的序中,他是这样说的,“鲁迅是印在课本里的骨头”,“是当仁不让的‘本报评论员’”。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
评分朋友眼中的鲁迅《我的朋友鲁迅》 鲁迅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上过学的人都知道谁是鲁迅,这么多年来,鲁迅在我的眼中就是一尊高大的塑像,虽然他的身材并不伟岸,但是他的影响实在太过巨大,让你不得不仰视。 在课堂中学的他的文章,感觉距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好...
内山先生历年回忆先生的文章合集,内容多有重复,有些文章也看过了,感觉性价比不高。但对于先生去世前的细节回忆,读罢仍令人悲不自胜。
评分老版
评分一个晚上就能读完,一个外国友人对鲁迅先生的慢慢回忆,不过翻来覆去那么几件事儿,翻来覆去的几句话,没有必要出成一本书了,可读性不大。
评分没劲
评分一些八卦细节挺有趣,整体来说有点儿水。可以明显感觉到内山的质朴和厚道,德胜于才,恐怕这也是他跟鲁迅相交莫逆的原因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