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季羨林先生去世後,由其子季承首次授權齣版的季羨林文集圖文珍藏版。季羨林先生一生經曆坎坷,五十多歲遭遇文化大革命,命運從此突增波摺,勞改、批鬥,沒有瞭自由……《牛棚雜憶》是季羨林老先生對其在文革時期的一本迴憶錄,他詳述瞭自己十年動亂期間的生活、思想及著書的經曆,其中的豁達與樂觀令人動容,讀來讓人感慨萬端。書中還包括大量季羨林先生生前各個人生階段的珍貴照片,其中很多是之前從未公開過的,生動再現瞭季羨林先生的傳奇人生。
季羨林生於1911年8月6日,字希逋,又字齊奘。1930年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係專修德文。1935年留學德國,獲哥廷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他一生精通12國語言,是中國著名的文學傢、語言學傢、教育傢和社會活動傢,翻譯傢,散文傢。曾曆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2009年7月11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8歲。
按:注销人人,把2011-05读过这书时写得短文存在这儿 之前不知道在哪儿看过一则轶闻,说北大开学的时候,一个独自报到的学生在校门口看见一个其貌不扬的老头,遍请他帮忙看行李,等自己办完手续回来,守在行李旁边很久了的老头才离开。没想到开学典礼的时候这个老头竟然坐在主...
評分季羡林。名字给我带来的反应仅仅锢于“国学大师”的称号。到底到什么程度脑海中却无可挖掘的了,就像地下勘探队遇到了坚硬的花岗岩。说来是有一番惭愧。 自诩喜欢读世相书,也自诩要读遍天下好世相书。 在不少书中有过对文革的只言片语的描述,对于那十年的浩劫,也可窥见一斑...
評分季老晚年的寫的這本書,雖說是要揭傷疤,講述文革的慘痛可是文字方面實在是有心無力,枯燥無味,類似于一個老人的日常嘮叨。可怕就在于這點,真正親身經歷過文革的人已經逝去或者年邁無力奮筆疾書有力地再現當時地場景,爾其他作家的作品中出現的文革場景,或許更有鞭策和感染...
評分季羡林。名字给我带来的反应仅仅锢于“国学大师”的称号。到底到什么程度脑海中却无可挖掘的了,就像地下勘探队遇到了坚硬的花岗岩。说来是有一番惭愧。 自诩喜欢读世相书,也自诩要读遍天下好世相书。 在不少书中有过对文革的只言片语的描述,对于那十年的浩劫,也可窥见一斑...
評分历史给人的唯一教训,就是人们从未在历史中吸取过任何教训 《牛棚杂忆》这本书记录的是一个疯狂的年代,一位还有呼吸,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辛酸泪,心头血。读这本书时,我不由自主联想起了另一部记录着疯狂的社会的书,《1984》。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仅仅因...
那段曆史經曆瞭卻又被故意遺忘瞭...
评分還是那句評價,更愛季羨林的懷人懷事類作品。就政見來看他算不成熟的,也常人雲亦雲,這種性格搞搞學問還好,政治神馬的就……因此這本倒頗有普通老百姓看文革的感覺。但不管怎麼說,活下來的就是強的。季羨林的文章不算大氣,貴在真摯,亦是佳作。
评分相比起《牛棚雜憶》的輕描淡寫、冷嘲熱諷,《憶往述懷》真正獲益匪淺。諸如《我的讀書經曆》、《賦得永久的悔》、《悼許國璋先生》等篇目,以後還要再讀。
评分人生識字憂患始,奈何是書生。悲呼?喜呼?
评分那個時代發生的如此荒唐的事情,實在是令我們這輩人所百思不得其解的,季老敢怒敢言為人正直堅忍不拔,實在令人敬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