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季羡林 文革 纪实 历史 中国 传记 散文 人物
发表于2025-02-08
牛棚杂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是季羡林先生去世后,由其子季承首次授权出版的季羡林文集图文珍藏版。季羡林先生一生经历坎坷,五十多岁遭遇文化大革命,命运从此突增波折,劳改、批斗,没有了自由……《牛棚杂忆》是季羡林老先生对其在文革时期的一本回忆录,他详述了自己十年动乱期间的生活、思想及著书的经历,其中的豁达与乐观令人动容,读来让人感慨万端。书中还包括大量季羡林先生生前各个人生阶段的珍贵照片,其中很多是之前从未公开过的,生动再现了季羡林先生的传奇人生。
季羡林生于1911年8月6日,字希逋,又字齐奘。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1935年留学德国,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一生精通12国语言,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2009年7月11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8岁。
非常平实
评分那段历史经历了却又被故意遗忘了...
评分只记得要求教授们睁眼看着太阳,不需闭眼。
评分国家兴亡,似乎苦的不止是百姓,还有一大批知识份子。始终不明白,为何政治总喜欢和知识份子联系在一起。搞学术的不是讲究兼容并包嘛?唉,掩卷长叹。
评分国家兴亡,似乎苦的不止是百姓,还有一大批知识份子。始终不明白,为何政治总喜欢和知识份子联系在一起。搞学术的不是讲究兼容并包嘛?唉,掩卷长叹。
季老晚年的寫的這本書,雖說是要揭傷疤,講述文革的慘痛可是文字方面實在是有心無力,枯燥無味,類似于一個老人的日常嘮叨。可怕就在于這點,真正親身經歷過文革的人已經逝去或者年邁無力奮筆疾書有力地再現當時地場景,爾其他作家的作品中出現的文革場景,或許更有鞭策和感染...
评分按:注销人人,把2011-05读过这书时写得短文存在这儿 之前不知道在哪儿看过一则轶闻,说北大开学的时候,一个独自报到的学生在校门口看见一个其貌不扬的老头,遍请他帮忙看行李,等自己办完手续回来,守在行李旁边很久了的老头才离开。没想到开学典礼的时候这个老头竟然坐在主...
评分柴静在方所的讲座中提起顾准,“那时候腹中空空,只有报章杂志之学,却喜欢对人对事空发议论,现在想起来,不免可笑。”这句话反复听了几遍,像在说自己。 眼睛容纳的越来越多,越是看不清楚事物的实质。空间微博信息云云,哪样是真是假,无法给出什么有用并且说出不怕说...
评分确如季教授所言,这样的书还是不够多,文革如果还不足以予后人以教训,那先人的血就白流了。 多少名家大儒,经受了古今中外未曾经历的惨痛屈辱。 人性是恶还是善,姑且不论。最大的恶,莫过于将年轻人人性中的恶给充分地调动了出来,让这些恶在舞台上尽情狂舞,恣虐! 为什么没...
评分终于放下了即轻薄又厚重的《牛棚杂忆》,说轻薄是书本身,只有两百页左右,比起各科课本完全是小巫见大巫,这也是我宁愿带着它上自习的原因;说厚重是因为,这本书记载的历史沉重的让人不敢直视,或许这才是痛苦,痛苦到只想回避。才放下这本书,却完全没有往日读完书一肚子...
牛棚杂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