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惠柱,1969年下乡插队,1977年考上大学,上海戏剧学院文学硕士,纽约大学人类表演学博士。在北美四所大学教授戏剧十年,任博士生导师和导演,1999年回国,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副院长。纽约《戏剧评论》特约编辑,英国《戏剧及表演研究》编委。主要研究社会表演学、跨文化戏剧、戏剧叙事学。
近著有《谁的蝴蝶夫人?——戏剧冲突与文明冲突》(商务印书馆2006),发表中英文论文120余篇,话剧《中国梦》、越剧《心比天高》(均与废春放合写)及《挂在墙上的老B》、《明日就要出山》、《神仙与好女人》等在中、美、日、新加坡、挪威演出。
《第四堵墙:戏剧的结构与解构》分上下两篇。上篇从古希腊讲到荒诞派,对戏剧的各种形式,如纯戏剧结构、史诗式结构、散文式结构、诗式结构、电影式结构做了探索,并分析它们的美学价值;下篇则描述了近百年来的戏剧,着重点在剧场的体现,因此更强调编、导、演统一的结构,最后将戏剧泛化,即戏剧不仅包括舞台上的戏剧,还包括舞台外的。戏剧”,作者站在剧场的边缘,对戏剧的现状和前景作了独特的分析。
1.至少它有很多插图! 2.至少它薄一些! 3.至少它字不是那么密密麻麻! 4.至少它引起我继续读下去的欲望!
评分相比于古老的妓院,剧场是未来更重要的“体验业”。 连日来我一直在琢磨这句话,它来自于这本《第四堵墙》。 十年前的一本书了,书名是戏剧迷们都明白的那个概念:fourth wall,属于戏剧术语,指一面在传统三壁镜框式舞台中虚构的“墙”。它可以让观众看见戏剧中的观众。演员在...
评分我那时刚刚接触戏剧,所以看这本书的时候,许多大人物都不知道。后来,恩,深入了解后,哎,全是大家。恕我无知,我真的是从这本书里才知道,王尔德,契诃夫,高尔基,亚里士多德···他们原来也玩戏剧的。 至于后来知道亚里士多德还写过著名的《诗学》就是后话了。
评分《第四堵墙:戏剧的结构与解构》的理论性比较强,所举的实例也以西方的戏剧为主。这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讲述叙事性结构,主要分析了戏剧的各种形式,即纯戏剧结构、史诗式结构、散文式结构、诗式结构和电影式结构,及各种结构中所体现出的美学价值;下篇讲述剧场性结构,从三种...
评分1.至少它有很多插图! 2.至少它薄一些! 3.至少它字不是那么密密麻麻! 4.至少它引起我继续读下去的欲望!
初学戏剧的青年可能看的不太懂,要想看懂必须了解很多戏剧常识,要看狗很多戏剧或是资料才行。
评分对戏剧结构有了更理性的认知,喜欢布莱希特。
评分上篇居然是硕士论文,好厉害...很有用。
评分上篇是硕士论文,严谨工整,该有的都有就是有点无聊。下篇是写到哪算哪,自由奔放,从评价自己的作品《挂在墙上的老B》开始,带着个人视点审视剧场,非常有趣。
评分牛逼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