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害與明代政治

災害與明代政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作者:鞠明庫
出品人:
頁數:392
译者:
出版時間:2011-4
價格:4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049759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明史
  • 明代
  • 自然
  • 環境史
  • 中國史
  • 古代史
  • 環境
  • 明代政治
  • 災害研究
  • 曆史社會
  • 政治製度
  • 災荒治理
  • 古代中國
  • 曆史事件
  • 政府應對
  • 社會治理
  • 危機管理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由鞠明庫編著的《災害與明代政治》。《災害與明代政治》的內

容提要如下:

明代是一個災害頻仍的朝代,在其277年的曆史中,發生瞭五

韆多次自然災害。這一數字,遠遠超過以往學者所作的統計,真

正達到瞭“曠古未有之記錄”。這一時期的災害除瞭具有數量多、

頻率高的特點之外,還呈現齣空間分布廣、地域分布不平衡、後

期重於前中期、北方重於南方等特徵。頻發的、嚴重的自然災害

除瞭與自然因素、生態因素等有關外,政治的腐敗、國傢救災能

力的減弱、水利的失修、政策的失當等因素都對其施加瞭重要

影響。

為備災、救災,明王朝在承繼前代荒政的基礎上製定瞭一整

套備災、救災製度。從整體上看,明代的荒政建設應該說是相當

完善的,無論是救災程序,還是備災、救災措施;都達到瞭當時

最為完善的程度,它不僅是明代備災、救災的製度保證,同時也

是明代製度建設的重要內容。在明代荒政建設逐漸發展的過程中,

荒政立法逐步加強,荒政監察也趨於強化。然而,明代的荒政也

存在著諸如製度僵化、程序冗長等弊端。而且,隨著明代中後期

財政狀況的日趨惡化、政治腐敗的日漸加劇,備荒倉儲日益衰敗,

荒政形同虛設。由此,不僅明代荒政的特點無法得到有效發揮,

對備災、救災工作也失去瞭應有的保障作用。

災害影響著明代的吏治,而吏治又影響著明代的備災和救災

工作,並最終影響著災害的發生頻率和危害。災害在明代依然被

視為上天的譴告,頻發的、嚴重的災害往往觸動統治者敏感的政

治神經,他們在消弭天譴的政治任務麵前,在“人事修,天災弭”

的思想熏陶下,將整頓吏治作為消弭災譴的重要工作來做。明政

府不僅加強瞭救災官員的選任與考核,而且對於救災中的吏治腐

敗問題也非常關注。與此同時,在“災異天譴說”的影響下,明

政府一方麵主動加強對整個社會吏治的整頓,另一方麵在官員因

災上言的推動下、在大臣因災避位的傳統之中,對人事進行調整。

盡管這種因災整頓吏治對整個明代的吏治建設不具有決定性的作

用,但在天譴的威懾之下,往往超越日常法律和製度所限定的範

圍和對象,其影響不容小覷。反過來講,吏治的清明與否也與災

害關係很大。在明前期較為清明的吏治狀況之下,各級官員會積

極投入到備災、救災活動中去,結果往往有災而無害,降低瞭災

害的發生頻率。在中後期日趨腐敗的吏治狀況下,各級官員漠視

民瘼、消極懈怠,甚至貪汙腐化、中飽私囊,結果形成無災變有

災、小災變大災的異常局麵。

災害還推動著明代政局的演進。作為一種非常態的事件,災

害發生後,尤其是嚴重的災害發生後,政治事件或政治活動往往

受到擾動。在“災異天譴說”的影響之下,明代皇帝往往為弭災

而主動收斂或被迫收斂手中的權力,因此災害起到約束和監督皇

權的作用。另外,明代大臣們也往往將災害當作一種政治資源和

政治手段加以利用,他們藉著因災上言的機會,或指陳時弊,或

彈劾官員,或打擊異己,實現自己的政治目的。這種情況下的災

害似乎已經超越瞭其原有的自然屬性,成為一種政治資源和手段,

或者說是一種政治工具,對政局的發展起到瞭一定的影響和推動

作用。從明代政治史上看,無論是成化間西廠的罷設,還是嘉靖

間的首輔之爭;無論是萬曆初張居正柄政,還是萬曆間罷礦稅使

之爭等政治事件,從中都能看到災害的影子。盡管災害的影響和

推動不是政局演進的唯一因素,但它的確是不可忽視的。它就像

一雙有形或無形的手,推動著明代政局的演進。

災害造成瞭明代嚴重的社會動蕩,並最終促使明王朝走嚮覆

亡。明代前、中期的災害在破壞力上雖不及明後期,但在特殊的

曆史條件下,還是激化瞭矛盾,形成流民問題,發展到極緻形成

大規模的流民起義,嚴重削弱瞭明政府的統治基礎。而明後期慘

絕人寰的災荒,尤其是明末旱、蝗、疫災三位一體的打擊,使得

整個政治局麵越發不可控製,農民起義的烽火燃遍瞭陝北大地,

進而蔓延到幾乎整個中國。在明末嚴重災害的持續推動下,農民

起義軍日漸壯大,最終推翻瞭明王朝的統治,將災害對社會政治

的衝擊力發揮到瞭極緻。

總之,明代災害與政治是一種相互促動、相互影響的關係,

頻發的災害有著政治因素的作用,荒政建設本身也是製度建設的

組成部分,更為重要的是災害對明代的吏治、明代政局的演進、

明代的社會動蕩等方麵都有著深刻的影響,這些影響無疑都推動

瞭明代曆史的進程。

著者簡介

鞠明庫(1974—),男,河南潢川人。2008年6月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獲曆史學博士學位。現為河南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副教授、研究生導師,中國明史學會會員,中國曆史文獻研究會會員。主要從事明清史、曆史文獻學的教學與研究。

圖書目錄

緒論
一、選題緣由及意義
二、學術史迴顧——20世紀以來的明代災荒史研究
三、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明代災害的概況、原因及影響
第一節 明代主要災害概況
一、明代水災概況
二、明代旱災概況
三、明代蝗災概況
四、明代雹災概況
五、明代震災概況
六、明代疫災概況
七、明代其他災害概況
八、明代災害的總體特徵
第二節 明代災害頻發的原因分析
一、明代災害頻發的自然因素
二、明代災害頻發的生態因素
三、明代災害頻發的社會政治因素
第三節 明代災害頻發的社會影響
一、導緻人口大量減少和大規模遷徙
二、嚴重破壞農業經濟的發展
三、為政治演進提供重要契機
四、影響社會風俗的形成和流傳
第二章 災害與明代荒政建設
第一節 明代救災的基本程序和主要措施
一、明代救災的基本程序
二、明代救災的主要措施
第二節 明代備災的主要措施
一、明代的備災倉儲建設
二、明代的防災水利建設
第三節 明代荒政建設經驗的係統總結
一、急劇增多的荒政著作
二、荒政經驗的係統總結
三、荒政著作的價值評析
第四節 明代荒政的特點及曆史評價
一、明代荒政的主要特點
二、明代荒政的效果分析
三、明代荒政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三章 災害與明代吏治
第一節 明人對災害與吏治關係的認識
一、曆史悠久、影響深遠的“災異天譴說”
二、明人對災害與吏治關係的認識
第二節 明代救災用人思想與用人製度
一、明代救災用人思想
二、明代救災用人製度
三、明代救災用人的局限性
第三節 備災建設與明代吏治
一、積糧定標與明代吏治
二、納粟入監與明代吏治
三、納糧(銀)任官與明代吏治
四、納糧(銀)免考與明代吏治
五、納米充吏與明代吏治
六、水利建設與明代吏治
第四節 救災實踐與明代吏治
一、修德弭災與明代吏治的整頓
二、救災實績與明代官員的嘉奬和遷升
第五節 明代荒政中的吏治腐敗與處理
一、報災環節官員的腐敗
二、勘災環節官員的腐敗
三、救災環節官員的腐敗
四、備災環節官員的腐敗
五、對救災腐敗官員的處理
第六節 明代吏治與災害救濟關係的總體評價
一、明前期的吏治與災害救濟
二、明中後期的吏治與災害救濟
第四章 災害與明代政局演進
第一節 作為政治資源和手段的明代災害
一、災害充當約束監督皇權的憑依
二、災害提供指陳朝政之失的良機
三、災害成為整肅朝政之弊的導因
四、災害成為政治鬥爭藉用的工具
第二節 災害與明代政局演進的個案分析
一、災害與成化間西廠的罷設
二、災害與嘉靖間的首輔之爭
三、災害與萬曆初張居正柄政
四、慶害與萬曆間罷礦使之爭
第三節 對災害與政局演進關係的簡短評價
一、災害對政局的影響隨政權興衰而消長
二、災害天譴內容的解釋具有很大目的性
三、災害天譴結果的確認取決於皇帝態度
第五章 災害與明代社會動蕩
第一節 災害與明代前中期流民問題
一、災害與流民關係的簡要分析
二、災害與明前期流民問題的形成
三、災害與明中期流民運動的發展
第二節 災害與明末農民大起義
一、災害與明末農民起義的爆發
二、災害與明末農民起義的發展
三、災害與明末農民起義的勝利
結語
一、對明代災害與政治關係的總體認識
二、明代災害與政治關係的啓示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很厉害的一本严肃的书。作者健在,大师预定。作者将新兴的环境史研究方法运用到中国历史领域的一次有益尝试,很少有专家研究这方面,之前读过迷信影响到清末稳定,而天灾几乎会影响到每个王朝,但天灾对一个朝代相互促进,互相影响,也就只有奇特的明朝了。明朝是唯一的农民阶...

評分

很厉害的一本严肃的书。作者健在,大师预定。作者将新兴的环境史研究方法运用到中国历史领域的一次有益尝试,很少有专家研究这方面,之前读过迷信影响到清末稳定,而天灾几乎会影响到每个王朝,但天灾对一个朝代相互促进,互相影响,也就只有奇特的明朝了。明朝是唯一的农民阶...

評分

很厉害的一本严肃的书。作者健在,大师预定。作者将新兴的环境史研究方法运用到中国历史领域的一次有益尝试,很少有专家研究这方面,之前读过迷信影响到清末稳定,而天灾几乎会影响到每个王朝,但天灾对一个朝代相互促进,互相影响,也就只有奇特的明朝了。明朝是唯一的农民阶...

評分

很厉害的一本严肃的书。作者健在,大师预定。作者将新兴的环境史研究方法运用到中国历史领域的一次有益尝试,很少有专家研究这方面,之前读过迷信影响到清末稳定,而天灾几乎会影响到每个王朝,但天灾对一个朝代相互促进,互相影响,也就只有奇特的明朝了。明朝是唯一的农民阶...

評分

很厉害的一本严肃的书。作者健在,大师预定。作者将新兴的环境史研究方法运用到中国历史领域的一次有益尝试,很少有专家研究这方面,之前读过迷信影响到清末稳定,而天灾几乎会影响到每个王朝,但天灾对一个朝代相互促进,互相影响,也就只有奇特的明朝了。明朝是唯一的农民阶...

用戶評價

评分

很厲害的一本嚴肅的書。作者健在,大師預定。作者將新興的環境史研究方法運用到中國曆史領域的一次有益嘗試,很少有專傢研究這方麵,之前讀過迷信影響到清末穩定,而天災幾乎會影響到每個王朝,但天災對一個朝代相互促進,互相影響,也就隻有奇特的明朝瞭。明朝是唯一的農民階級建立的穩定政權,很清楚如何穩控人民,每一位皇帝和臣子雖然不相信“災異天譴說”,但是人民信,謠言更是可怕,所以明朝製定瞭封建王朝最為完善對待災荒的製度,實際上曆朝曆代都很重視治災救民,但明朝把治災跟官員考核掛鈎是開明的,也確實在前期得到瞭顯著性成效,但隨著製度僵化,官僚腐敗,君權弱化,內鬥頻發下,這套治荒體係被人為忽視,最終流民頻發,又在用腳管經濟的作用下,明朝徹底崩潰

评分

很厲害的一本嚴肅的書。作者健在,大師預定。作者將新興的環境史研究方法運用到中國曆史領域的一次有益嘗試,很少有專傢研究這方麵,之前讀過迷信影響到清末穩定,而天災幾乎會影響到每個王朝,但天災對一個朝代相互促進,互相影響,也就隻有奇特的明朝瞭。明朝是唯一的農民階級建立的穩定政權,很清楚如何穩控人民,每一位皇帝和臣子雖然不相信“災異天譴說”,但是人民信,謠言更是可怕,所以明朝製定瞭封建王朝最為完善對待災荒的製度,實際上曆朝曆代都很重視治災救民,但明朝把治災跟官員考核掛鈎是開明的,也確實在前期得到瞭顯著性成效,但隨著製度僵化,官僚腐敗,君權弱化,內鬥頻發下,這套治荒體係被人為忽視,最終流民頻發,又在用腳管經濟的作用下,明朝徹底崩潰

评分

也很有趣,注:是學術意義上的有趣,並不代錶我覺得災害很有趣……

评分

很厲害的一本嚴肅的書。作者健在,大師預定。作者將新興的環境史研究方法運用到中國曆史領域的一次有益嘗試,很少有專傢研究這方麵,之前讀過迷信影響到清末穩定,而天災幾乎會影響到每個王朝,但天災對一個朝代相互促進,互相影響,也就隻有奇特的明朝瞭。明朝是唯一的農民階級建立的穩定政權,很清楚如何穩控人民,每一位皇帝和臣子雖然不相信“災異天譴說”,但是人民信,謠言更是可怕,所以明朝製定瞭封建王朝最為完善對待災荒的製度,實際上曆朝曆代都很重視治災救民,但明朝把治災跟官員考核掛鈎是開明的,也確實在前期得到瞭顯著性成效,但隨著製度僵化,官僚腐敗,君權弱化,內鬥頻發下,這套治荒體係被人為忽視,最終流民頻發,又在用腳管經濟的作用下,明朝徹底崩潰

评分

很厲害的一本嚴肅的書。作者健在,大師預定。作者將新興的環境史研究方法運用到中國曆史領域的一次有益嘗試,很少有專傢研究這方麵,之前讀過迷信影響到清末穩定,而天災幾乎會影響到每個王朝,但天災對一個朝代相互促進,互相影響,也就隻有奇特的明朝瞭。明朝是唯一的農民階級建立的穩定政權,很清楚如何穩控人民,每一位皇帝和臣子雖然不相信“災異天譴說”,但是人民信,謠言更是可怕,所以明朝製定瞭封建王朝最為完善對待災荒的製度,實際上曆朝曆代都很重視治災救民,但明朝把治災跟官員考核掛鈎是開明的,也確實在前期得到瞭顯著性成效,但隨著製度僵化,官僚腐敗,君權弱化,內鬥頻發下,這套治荒體係被人為忽視,最終流民頻發,又在用腳管經濟的作用下,明朝徹底崩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