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研究罗马从建城到帝国衰亡的历史的专著。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交代了早期罗马历史的史料及其可靠性问题,并叙述罗马的兴起至共和国倾覆的历史;第二部分叙述帝国时期至西罗马灭亡的历史。全书涉及罗马的文化、军事、政治的变迁,是一部学术严谨内容资料丰富的学术著作,是目前汉语学界最翔实的一本关于古罗马的历史作品。本书资料详实可靠,引用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且借鉴了前人如塔西佗、李维、波利比优斯的著作等,可以为读者提供很好的参考。
这本书属于了解古代罗马史的当然读物, 不过有一个缺点就是缺少地图, 如果加上相应的地图就好了! 以前的版本似乎页数要比目前的少100多页, 不知道那时候有没有插图??
评分资料详实,剪裁得当,叙述庄重大方。个人觉得无论是在可读性还是学术性方面,都不在蒙森的《罗马史》之下。不要嫌厚,不要不耐烦,更不要一见它是前苏联出品就瞧不上——俄国知识分子的良心常常超出我们的想象,即便是在斯大林的治下。 举两个最简单的例子吧: “庞培被允许...
评分此书1957年三联书店曾印行过,如今已很少得见。作者虽是前苏联人,但书中引用马列语录极少,至今国内学人著作尚未能过之。今天看来,此书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此书的最大优点在于覆盖面较广,不仅史实无缺,而且对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论述也较多,可补一般历史著作纠...
评分再补充两点不好的地方: 1.这本书后面的部分存在不少年代标示错误的地方(不过这个问题应该是编辑与排版问题); 2.这本书无论是人名还是地名都缺少相应的外文对应, 并且和别的书翻译的还不一致,所以初看起来不是很好!不过这一点或者也与其是俄文版有关系,但总归是一个缺陷. 希望...
评分如果向别人推荐一本罗马史的入门读物,我会永远推荐科瓦略夫的著作。 该书最有价值的部分就在第一部分,作者在讲述历史前选择先耐心的对读者们教授了关于古罗马的史料的辨别,一一辨析了各种资料来源和历史作家们的可信度,考虑到历史上罗马的私人作家们深受希腊风气的影响,喜...
翻译扣一星
评分国内能见到的,古罗马通史的中文版最佳读本了吧,书中翻译以及作者的一些观点和马克思主义史观还待有商榷,3世纪以后的罗马史特别简略,但是还是不失为一本好书,罗马通史的入门必读书
评分这本书里面充满了马列史观,简单来说就是非常武断,比如谈到三世纪危机的本质(本质这个词似乎就是马教热爱的),毫无疑问他认为是经济,是奴隶制经济的最后危机。但这时奴隶制已经变为隶农为主了,剥削形式和缓了,怎么解释呢?从每一个劳动者身上盘剥的“剩余价值”变多了,而这一点如何判断呢?一点也没说,我感觉他的判断就是,假如不是在剥削的效率上变高了,那么奴隶制转变为隶农制是不可能的。然后把蛮族入侵也归结到奴隶制总危机,蛮族的大部分都被视为革命群众,270年的两个分裂势力也被视为革命的。但所幸是,这些缺点主要发生在最后几章。前面的大部分都很值得看。
评分这本书里面充满了马列史观,简单来说就是非常武断,比如谈到三世纪危机的本质(本质这个词似乎就是马教热爱的),毫无疑问他认为是经济,是奴隶制经济的最后危机。但这时奴隶制已经变为隶农为主了,剥削形式和缓了,怎么解释呢?从每一个劳动者身上盘剥的“剩余价值”变多了,而这一点如何判断呢?一点也没说,我感觉他的判断就是,假如不是在剥削的效率上变高了,那么奴隶制转变为隶农制是不可能的。然后把蛮族入侵也归结到奴隶制总危机,蛮族的大部分都被视为革命群众,270年的两个分裂势力也被视为革命的。但所幸是,这些缺点主要发生在最后几章。前面的大部分都很值得看。
评分可惜的是历史上没有再出现过罗马。我真的很好奇,如何能把北非,伊比利亚,高卢,意大利,巴尔干,小亚细亚组合成一个国家而不面临和罗马一样的命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