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写作十讲

时评写作十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曹林,《中国青年报》主任编辑、评论部副主任,在《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深圳《晶报》等数家媒体开有时评专栏。著有《拒绝伪正义》(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年版)。评论作品多次获中国新闻奖,并曾获中国人大新闻奖、中国慈善新闻奖、中国廉政新闻奖、《南方周末》和搜狐举办的中国时评大赛一等奖、首都青记协举办的评论大赛一等奖。在多家电视台、电台做过评论节目嘉宾.并在多所高校新闻系开过评论讲座,备受学生欢迎。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曹林
出品人:
页数:280
译者:
出版时间:2011-8
价格:3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908202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时评 
  • 写作 
  • 曹林 
  • 新闻 
  • 评论 
  • 时评写作十讲 
  • 新闻实务 
  • 新闻传播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凝聚了一个从业十年、仍在笔耕不辍的评论员的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思考成果。

它打破了传统评论教材的结构安排,以更符合评论写作内在规律的问题意识去安排章节;对写作规律作了独到的剖析,提出了“评论的附加值”和“评论的写作效率”这两个核心概念;没有停留于评论写作的技术层面,而是尝试教学生如何积累作为一个评论员应掌握的非技术要素;本书特别重视案例,而且所选案例多数是作者自己的创作体验和作品,这比单纯引用别人的案例更具说服力,更能把写作的思维过程和实战经验完整地还原出来。

本书不是用于应试的,而是非常实用的时评写作参考书,不但可以帮助初学者少走弯路.尽快上手,也可以帮助评论员走出误区,迅速提升自我。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实践书中提到过的“有想法就要马上写下来”和“读书要做笔记”。 第一讲 评论的准备 多读,多写,多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理论,同时要有理性的分析。其中阅读可以按积累时段划分为短期、中期、长期,读书一定要做笔记,并结合实际进行思考,才不会轻易遗忘。有想法时及时组织语...  

评分

觉得一个好的评论家应在时事洪流、人声喧嚣中有中流砥柱之作用,不过实际是所有人都太容易为自己的立场所左右,或为浪潮裹挟而下。 书中指出了很多评论的弊病,发现自己有不少。 评论者容易站着说话不腰疼,容易站在道德制高点对当事人施压,而这种道德优越感对民众又是极具吸...  

评分

一、表达效率 1.语言实用性大于语言美感,追求浅显、自然、流畅。 2.开门见山,直接表达观点。 3.少抽象,多具体。 4.注意文章结构,节奏。 5.凝练标题,开头引人,结尾呼应 6.收敛,不可信马由缰。 二、评论角度 1.角度新。 2.小角度切入,让评论有贴近性。 3.“无话可说”...  

评分

不知从何时起,报纸不约而同地开始青睐上了时评。不论芝麻点大的新闻,还是荒诞不经的话题,只要被时评顶上了,立马起蝴蝶效应,一传十,十传百,下个时辰可能就成了所谓的社会热点。 把一个鸡毛蒜皮的小事愣是给拔高到某个无聊的境界,弄得媒体上到处都在唠叨,似乎不说出一个...  

评分

觉得一个好的评论家应在时事洪流、人声喧嚣中有中流砥柱之作用,不过实际是所有人都太容易为自己的立场所左右,或为浪潮裹挟而下。 书中指出了很多评论的弊病,发现自己有不少。 评论者容易站着说话不腰疼,容易站在道德制高点对当事人施压,而这种道德优越感对民众又是极具吸...  

用户评价

评分

鲜活好读,但有些不够严谨,第五讲评论的角度和第七讲评论的思维不无重合。第八讲评论的逻辑尤其详实,指出了日常中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逻辑谬论,比如假性因果、滑坡谬论等。

评分

很受益的评论经验,然而写作教练毕竟不是体育教练,强套别人的经验,最后也就变成了套路文和八股文。这也是作者不愿意看到的。总之,自己下苦功,没有别的捷径可以走。

评分

以前在国合最害怕写的就是时评,总觉得自己经验积累不够,又缺乏技巧。来了新地又被逼写公众号时评,还被告知管司这些大牛会审稿。转念一想,有何不好呢,赶紧趁着机会好好提升早日成为一名辣评员才是真的:P

评分

2015年11月1日读毕,曹林这本书讲了他写时评的经验,这些经验很值得借鉴:(1)时评要讲附加值;(2)不要过于求速;(3)非技术性方面的思维和逻辑对写好书评更具有针对性,也就是梁启超讲的时评写好,要看有没有天分;要想写出来,可以教会;这里所讲的天分,应该并不只是天生的才能,更是后天长期积累形成的,不会在瞬间产生的能力。虽然有这些好处,但是从曹林在书中所举的自己的时评例子来看,感觉原则性的东西不坚定,价值观左右摇摆,感觉非常难受。

评分

目前读过最靠谱的新闻评论书,作者以丰富的媒体职业经验,从新闻评论的选题、角度、观点、思维、逻辑对其对行分析,强调对新闻评论写作非技术层次——前期知识准备的关注,视角远超传统评论教材。以自己的写作示例,启发性强亲近感强烈。用微博段子来讲明白评论的逻辑问题,有创意,易于接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