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台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传记作家。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识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是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一九三四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一九四二年在孤寂与幻灭中自杀。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出身寒微的邮务员克丽丝蒂娜因一次偶然的机会跻身上层社会,让众多纨绔子弟为之倾倒,她本人也沉醉于这飘忽的美梦之中,但好景不长,仅仅过了十天她的富贵梦便破灭了。在苦闷彷徨中她结识了穷困潦倒的退伍兵费迪南。同是天涯沦落人,两人一见钟情。然而这个世界对他们是无情的,爱情和幸福不属于他们。他们绝望了,决定一同自尽,可是在最后时刻,他俩却产生了一个可怕的念头,准备铤而走险,孤注一掷,去同他们无形的敌人进行一场力量悬殊的较量……
本书显示了茨威格杰出和独特的艺术才华,它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中译本。
一场春梦岂无痕 几年前改编自茨威格同名小说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让影视圈的才女徐静蕾将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以及金鸡奖等各项奖项揽入怀中,而这部姜文、徐静蕾主演的电影也让中国观众再次见识到了茨威格的巨大魅力。茨威格一生著作颇丰,在诗歌、...
评分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狼吞虎咽般读完这本书。茨威格的小说的确是较容易看的,且有让人不得不看下去的魔力。他那引人入胜的心理描写就不必多说了,整本小说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都十分精彩,小市民的本性让他写得淋漓尽致起来,他就像在慢慢画一幅细致得不行的画,让读者整个人...
评分环境与心理描写非常出色,虽然有些连篇累牍,可是在满世界言之无物的“名作”衬托下这种切题的赘述非常感人了。主人公每次情绪的转变都合理自然,一步步从出场那个单纯娴静讨人喜欢的温良女子被欲望支配成一个冷漠生厌的人。她无疑是令人同情的,生活把一重重残酷逐步施加在她...
评分他们两个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地感觉到金钱的万能:在人的手里,金钱能发挥巨大的威力,而不在人手里,它的威力就越发巨大;他们从没有这样深切地体会到:金钱在属于你时,能给你天神一般的自由;而在它不属于你、从而迫使你断念时,又能对你进行魔鬼一般的嘲弄。 ——《变形...
评分这是好朋友很久以前给我推荐的一本书,不知为何,我对于书名《变形的陶醉》总是记不住,隐约觉得它好像叫《危险的愉悦》——另一本法国小说?对于这误记,朋友倒觉得并无不可,大概也算这本书冥冥中的一个注解。 女主角在上流社会生活的那几段,我认为是全书中最具有魅惑性,最...
有些东西是无法从中跳出来的。让一个精神和物质都很贫乏的人猛然之间接触到另外一个世界,难免要发疯,残忍,可是无可奈何。故事发生在一百年前,但是又何尝不是在当下
评分一个下层社会女性的起伏际遇在茨威格的描写下是那么的生动和真实,那些思想情趣欢愉悲伤和苦恼都在挥洒自如的娓娓道来中让人欲罢不能的读下去。我一直觉得一本好的小说就是能让读者在读的过程中脑海里形成自己导演的一部电影,每一幕都有明确的场景和人物表达,茨威格的小说就让我幻化出了这种奇妙。戛然而止的结尾让人深憋的一口气还是无法抒怀。
评分茨威格的套路似乎总是一个女人莫名其妙地就跟一个陌生男人上床。整本书就开头几十页写得好,作者跳脱于人物之上对人事的白描充溢谐谑和嘲讽的劲头。不过茨威格到底是茨威格,很快就把视角切换成女主,灰姑娘变白公主,又灰溜溜地变回灰姑娘,不少段落烂俗得可笑,心理转折也太过突兀(不分青红皂白地恨所有人,或电光石火地突然开窍,或破罐破摔地愤世嫉俗),唯独篇末女主由“灰”转“黑”稍值得玩味。
评分没钱最可怕哎。
评分没钱最可怕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