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台芬·茨威格的传记《约瑟夫·富谢——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在1929年面世,是他开始创作的一系列历史人物传记的第一部,他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历史和历史人物,这一开拓性试验的成功使他成为本世纪享有盛名的传记作家。
富谢的生平是一部充满令人惊讶的历史。他在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年,投身革命,历经公安委员会、督政府、执政府、帝政、复辟等一系列重大的转变,许多人在这些历史的转折时期不是身首异处,便是销声匿迹,退出历史舞台。惟有富谢这一数朝元老,非但不倒,还始终位居要津,大权在握。
斯台芬·茨威格在本书里展现这位风云人物的内心世界,剖析这位一代圣杰的灵魂,给那些风派人物画上了一张群体画像。《法兰克福报》称它为“一个艺术品,铺展得很开,充满了诗意的成分”。
斯台芬·茨威格(1881~1842),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20年代赵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破灭中与妻子双自杀。茨威格,一位绝对令你无法平静的人。他有一种力量,逼使你面对自己的内心,日本人称他为“打开了弗洛伊德危险闸门的心灵猎手”。在他生前,他已经是世界上“被翻译出版得最多的作家”。这个“格外焦急不耐的人”尽管先我们而去了,但我们还活着,我们的灵魂还将时时产生震荡……
张玉书,北京大学德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34年生于上海,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1984年升教授,1985年特批为博士生导师。2002年德国图宾根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982年当选 为全国德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1984年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8年起任欧华学会理事,1990年起任德国图宾根东亚科学论坛理事。1995年当选 为国际日尔曼浫理事。1999年当选 为国际茨威格学会理事。2002年被授予图宾根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对于法国大革命到拿破仑的那段历史我们了解的往往是一连串单线的直截了当的事件,先是巴士底狱被攻陷,接着罗伯斯庇尔们把路易十六的脑袋砍了,然后罗伯斯庇尔又把丹东的脑袋砍了,再接着他的脑袋又被砍了,然后是拿破仑,然后是滑铁卢。这中间伴随着的是如热月,雾月,果...
评分 评分富歇出身一个南特的海员和商人的家庭。瘦高个,体质弱,神经质,贫血,相貌难看。由于体质弱,晕船而不能从事当时很艰苦的海上贸易。所以他没有走祖辈的道路,但是很可能父辈的血液遗传给了他商人的精明势利,水手的对于风向和潮汐洞察和把握能力,他知道任何时候不要逆风而行...
评分 评分茨威格写人,好看得让人叹气。我这么说,并不是真的看了他多少本传记。其实我从前读过的他的作品以小说为主,大概只有两本和传记沾边:“异端的权利”让我知道了卡斯特利奥,“昨日的世界”是关于他自己和他所处的时代的回忆。这次读的“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则写的是一个...
谁说政治立场只能站一次的?数朝元老,天生的权谋家,任尔东西南北风,能预知风向之人,这个世界就是为其设计的,不倒翁也好变色龙也好,在血雨腥风的法国大革命中活下来,足可见其深谋远虑,隐忍低调,果断绝决,绝非沽名钓誉爱慕虚荣之人...要做就做有实权的,一把手死得快啊。
评分茨威格是描绘人物形象的高手,一个在历史上建立丰功伟绩的人,一个道德上的变色龙,很协调的融合在一起——这就是富谢。 此书有助于认识历史和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少做非此即彼的两极判断。
评分一如《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茨威格笔下的历史总是心潮澎湃,但缺点是感觉有点过了,稍显浮夸,尤其是把主人公在历史中的作用夸大了,就像是在《人类》中把滑铁卢的失败都归结于格鲁西那样。不过作为史诗般的传记著作,仍然是百看不厌的。那种宏大的视角和“辽阔”的表达方式,让代入感变得很强!
评分私以为茨威格的传记要逊斯特雷奇所作一筹
评分19年最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