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与中国革命,1905—1948》是对现代中国重要女作家所做的一项引人入胜的研究,它描述了这些女作家的文学作品和生活旅程,从而考察了中国跨文化女性主义的政治与诗学,这种女性主义超越了资产阶级女性主义自我的界限。
与最近那些关注现代中国民族国家及其性别效应的话语形成的文学研究不同,颜海平探讨了中国女作家在何种程度上,以显然受到限制而根本上又是革命的方式,重新创造了她们的生活,连同她们的写作。
这本书运用这些女作家卷帙浩繁的作品和戏剧性的生活,阐明了中国女性在文学和艺术上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为探讨二十世纪中国女性主义意识的历史和遗产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中心地位,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资料。对性别研究、文学和文化研究以及表演研究领域的学者来说,本书会非常有益。
颜海平,1959年出生于上海,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83年赴美国康乃尔大学攻读 “欧洲现代戏剧、比较文化、批评理论”专业,1990年获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康乃尔大学艺术与人文终身教授,戏剧电影、比较文学和东亚研究博士生导师、康乃尔大学中国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康乃尔大学比较人文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中西戏剧文学史论、现代中西女性文学和艺术史论、批判哲学理论、视觉文化批评等。主要著作有《中国女性作家及其历史想象,1905-1948》(英文专著)、《观者的在场:全球化时代中人文研究的新领域》、《海外飞鸿: 给友人的十五封信》和扩充版《回归的路程》、《秦王李世民:十幕大型历史剧》等。
《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与中国革命,1905-1948》一书的主要贡献,是为我们重新思考中国的现代性乃至中国革命的现代性问题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关于中国现代性的问题,我们现有的论述可以说是汗牛充栋,特别是海外的研究成果更多,其中周蕾的《妇女与中国现代性——东西方之间阅读的...
评分(原载于 新京报) 1938年冬天,丁玲写下了她那篇内涵复杂的小说《新的信念》:一个被日本士兵轮奸过的老妇人,挣扎着回到自己的村庄时,而被她的儿子建议“自杀”。对这个村庄而言,老妇人作为女性的身体承载了侵略者暴力的痕迹,因而是污秽的、不应被看见的。虽然她的亲...
评分是一本有故事的历史书,有学问的故事书,也是一本有体温的学术书! 是一本有故事的历史书,有学问的故事书,也是一本有体温的学术书! 是一本有故事的历史书,有学问的故事书,也是一本有体温的学术书! 是一本有故事的历史书,有学问的故事书,也是一本有...
评分是一本有故事的历史书,有学问的故事书,也是一本有体温的学术书! 是一本有故事的历史书,有学问的故事书,也是一本有体温的学术书! 是一本有故事的历史书,有学问的故事书,也是一本有体温的学术书! 是一本有故事的历史书,有学问的故事书,也是一本有...
评分《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与中国革命,1905-1948》一书的主要贡献,是为我们重新思考中国的现代性乃至中国革命的现代性问题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关于中国现代性的问题,我们现有的论述可以说是汗牛充栋,特别是海外的研究成果更多,其中周蕾的《妇女与中国现代性——东西方之间阅读的...
全书以中国现代女性作家反抗弱质性别的天然铭刻、想象性的争取赋权的行为及其如何根植于充满人性蕴律的特定历史现象为主轴。秋瑾超越生物种性的民族主义套话,拆解强弱对立的等级秩序,身体力行,毅然赴死而重写生命,自成一不朽的人性家园;冰心以不具既定可辨性的抒情与童话式的语言,表现非真实的场景,以跨越不可逾越的社会区隔;白薇和袁昌英的戏剧充斥着令人悸动不安的异质性,质疑把社会关系工具化的理性设计,揭示现代性之道是如何由二次受暴的女性的尸体铺就;萧红假呼唤女性特定的亲人维系和同志式友爱,否定男性中心的权力准则,而王莹通过表演的跨界表现,转变观众并与之互相赋予新生命;丁玲唤起倔强不屈的灵魂,向非人性冷漠、试图物化女性身体的性别运作机制抗争挑战,冲破革命政治对弱者、也是对革命真实性的定位,激荡出一个能动主体。
评分没有用到太多的女性主义理论,结合几位女作家:秋瑾、冰心、庐隐、白薇、袁昌英、萧红、王莹、张爱玲、丁玲的生平与创作稳稳写来,看到了女性研究者的关怀,也对几位女作家有了更多的了解,丁玲的两章比较重要,尤其对丁玲的一生的评价不偏颇。但因为涉及中国革命,革命牵涉的复杂面相其实没有辨别清楚,尤其讨论的作家这么多这么复杂。
评分全书以中国现代女性作家反抗弱质性别的天然铭刻、想象性的争取赋权的行为及其如何根植于充满人性蕴律的特定历史现象为主轴。秋瑾超越生物种性的民族主义套话,拆解强弱对立的等级秩序,身体力行,毅然赴死而重写生命,自成一不朽的人性家园;冰心以不具既定可辨性的抒情与童话式的语言,表现非真实的场景,以跨越不可逾越的社会区隔;白薇和袁昌英的戏剧充斥着令人悸动不安的异质性,质疑把社会关系工具化的理性设计,揭示现代性之道是如何由二次受暴的女性的尸体铺就;萧红假呼唤女性特定的亲人维系和同志式友爱,否定男性中心的权力准则,而王莹通过表演的跨界表现,转变观众并与之互相赋予新生命;丁玲唤起倔强不屈的灵魂,向非人性冷漠、试图物化女性身体的性别运作机制抗争挑战,冲破革命政治对弱者、也是对革命真实性的定位,激荡出一个能动主体。
评分读了60页左右,没能读下去,找时间再尝试一下。
评分应该早点仔细看看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