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憂傷

中國的憂傷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法律齣版社
作者:何懷宏
出品人:
頁數:295
译者:
出版時間:2011-6
價格:36.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181737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何懷宏
  • 中國社會
  • 中國研究
  • 社會學
  • 隨筆
  • 思想史
  • 哲學
  • 社會
  • 中國
  • 社會問題
  • 曆史
  • 文化
  • 反思
  • 批判
  • 現實主義
  • 底層
  • 貧睏
  • 改革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國的憂傷》是國內知名學者、倫理學傢何懷宏教授思考和評論中國社會道德現狀與前景的一個記錄和總結。《中國的憂傷》從生死、醫療、教育、法治、曆史傳統等方麵齣發,揭示齣在盛世中國的當下,社會依然存在的傷疼,在分析批評社會中種種不公、暴力、腐敗、偏見等不道德的現象的同時,呼籲堅守製度與個人的倫理底綫,做一個有道德的中國人。

著者簡介

何懷宏:祖籍江西清江,現為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主要從事倫理學、人生哲學、社會史等領域的研究。

主要學術著作包括《良心論》、《道德•上帝與人》、《世襲社會》、《選舉社會》、《公平的正義》、《生生大德》等書。另編有《生態倫理》、《公民不服從》等著作、及撰有《若有所思》、《珍重生命》、《比天空更廣闊的》、《漸行漸遠漸無書》等隨筆散文集。譯著有《沉思錄》、《道德箴言錄》、《無政府、國傢與烏托邦》、《正義論》(閤譯)、《倫理學體係》(閤譯)等。

圖書目錄

目 錄
輯一 生 生 死 死
優先關注生存底綫 / 3
此心忍死最堪哀 / 6
通過法律運行正義避免王斌餘式悲劇 / 10
道德與法律偕行遏製惡性殺人犯罪 / 14
減少一份絕望就減少一份危險 / 18
對災難的道德記憶 / 22
野外探險與尊重生命 / 25
瀕死處境中的求生選擇 / 28
中國第一代富人的光榮與危險 / 32
警惕財富轉變成肆虐的日常權力 / 35
亟待療救的病苦 / 38
願一份自白啓動更多的反省 / 41
今夜,祈願所有生命的平安 / 45
雪夜,想起瞭一個人 / 49
死刑究竟意味著什麼? / 52
死刑能否達到賦予它的目的? / 56
死刑在何種意義上是正義的? / 60
從校園係列殺童案談到誰之罪 / 64
人間正道是生生 / 68
輯二 道 德 的 底 綫 在 哪 裏?
中國人,你為什麼如此生氣? / 75
社會焦慮的精神成因 / 80
讓溫和成為中堅的力量 / 83
保護網上的理性空間 / 86
“荒唐禁令”籲請闡明和堅持底綫倫理 / 89
範美忠風波中的道德底綫 / 93
基本義務求同,精神資源存異 / 96
“責任中國”比“感動中國”更迫切 / 100
讓道德模範繼續是自己行為的主人 / 104
承擔對快樂後果的責任 / 108
救助與迴報 / 111
捨己救人是不是一種義務? / 119
從夏普感受一種獨立的精神個性 / 122
個人追求無定所,公共事業有定規 / 125
廁紙見證文明 / 129
辨“各人自掃門前雪” / 132
國際關係領域裏能不能講倫理? / 135
藏獒的故鄉在高原 / 139
道德重建的力量與信心 / 142
繼承傳統以再造道德文明 / 145
輯三 重 為 惠,若 重 為 暴
重為惠,若重為暴 / 153
法治的希望在於普通而堅韌的努力 / 157
官民比中的概念與問題 / 161
為何官多,何以成患? / 164
貧有道,貪亦有道? / 167
反腐之道的製度互動 / 170
對治權力腐敗的六條途徑 / 173
古代官員的讀書風氣 / 177
從“君主下的賢賢”到“民主下的賢賢” / 182
軟實力與硬實力 / 185
中國三種“傳統”的認識與選擇 / 188
對曆史應有的溫情與敬意 / 192
今天是否還要繼續解構“孔子”? / 196
中國的西部精神 / 199
一起物業糾紛的標誌性意義 / 202
醫患關係的倫理思考 / 206
看病難中的“物貴人賤” / 210
如何把藥價降下來? / 214
免費瞭,新人為何還不去婚檢? / 217
“換臉”一事應極其慎重 / 221
壞經濟能使人變好嗎? / 224
大學改製意如何? / 228
訴諸公共理性 / 232
港校與內地競爭是件好事 / 238
王選是院士也是好人 / 241
縮小貧富差距根本在基礎教育 / 245
抄襲剽竊之風緣何而來? / 248
戒慎於強大的國傢能力 / 252
附錄 訪 談 與 答 問
底綫倫理是我的冰山一角 —— —《經濟觀察報》訪談 / 257
《觀察傢》年會答問 / 273
就隱性采訪談義務衝突 / 276
大學不是市場,學界不是權力和利益的角逐場 —— —《科學時報大學周刊》訪談 / 282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读完这本书,以下摘抄是让我感触最深的: 除了本性上的温和者,社会还应当有些有意识的、坚定的温和者,他们应当成为温和力量的中坚。 他们对人性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对自己的行为有坚定的基本准则。 如果说他们也有极端,那就是温和到“极端”了:即在任何时候都不动摇自己...  

評分

評分

評分

何怀宏老师的新书《中国的忧伤》是隔靴搔痒吗? “忧伤”似乎是个很小资情调的词汇,而面对种种盛世不平事,把人们的态度和情感定义为“忧伤”,似乎也只好定义为“忧伤”,这本身就是一种“中国的YS(艺术)”。如此一来,“忧伤”显得尤其忧伤,甚至透露出悲怆。 “忧伤”有...  

用戶評價

评分

網易新聞評論版

评分

睡前躺床上看完這本書,很失望。現今的何懷宏已經不是當年的何懷宏瞭。當年那個寫《世襲社會及其解體》和《選舉社會及其終結》的學人到哪裏去瞭?本書通篇都充滿瞭理想主義的調調和主流輿論界的味道,廣度不夠,深度有限——可能這些文都是報上登的,因此篇幅很短,許多問題都沒有深入探討。說實話,何教授不該是這個水平的。

评分

憂傷無處不在

评分

發人深省。

评分

先生說的都是一些很平常的道理,但於當下中國社會而言仍具啓濛意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